文档介绍:: .
紫微斗数的创作原理
〔系列一:十八飞星与十天干四化〕
资料提供:、朱文光博士着、老古文化出版。〕图3是洛书数之排列图,图4如此将洛书数和后天八卦相配。
▼图3:洛书▲回目录(文章部份图表部份)492▲回目录(文章部份图表部份)
816
巽=
4
9
土申■-
2
▼图4:后天八卦配洛书数
震艾
3
5
兑三
7
艮艾
8
■■
坎■一■一
1
乾三1
6
▼八卦纳甲▲回目录(文章部份图表部份)
「西汉京房易学的纳甲,是以八卦统属归纳了天干的十位数。它的固定律例是:干纳甲、壬;坤纳乙、癸;坎纳戊;离纳己;艮纳丙;震纳庚;兑纳丁;巽纳辛。」〔易经的星命与占卜、p90〕如果以先天八卦
的图表来表示,它便如图5的形式。
〔昕润注:八卦纳甲的法如此,系古人观察月亮在天空中的圆缺以与方位的变化后归纳而成,相关的理论证于东汉伯阳真人〔又称火龙真人〕所着之『参同契』。〕
▼图5:先天八卦纳甲▲回目录(文章部份图表部份)
兑三
丁
乾三
甲、壬
巽■■
¥
—
己
■■
坎・■
戊
庚乙、癸丙「河洛的象数,自京房以后,所有纳甲取数的运用,大体都以后天的八
卦取数为标准。」〔易经的星命与占卜、p90、p91〕如果以图表来表
示,它便如图6之形式。
▼图6:后天八卦纳甲配洛书数▲回目录(文章部份图表部份)
巽
¥
4
己
9
土申■■
乙、癸
2
震=
庚
3
5
兑三
丁
7
艮艾
坎三
乾三
丙
戊
甲、壬
8
1
6
▼天干取数▲回目录(文章部份图表部份)天干取数「是根据纳甲和后天八卦取数而来。按照汉代易学京房纳甲之法,干纳甲、壬,干的后天八卦取数为六,所以甲和壬取数为六。坤纳乙、癸,坤数二,所以乙和癸取数为二。艮纳丙,艮数八,所以丙取数为八。兑纳丁,兑数七,所以丁数亦七。坎纳戊,坎数一,所以戊取数为一。离纳己,离数九,所以己取数九。震纳庚,震数三,所以庚取数为三。巽纳辛,巽数四,所以辛取数为四。」〔易经的星命与占卜、p59〕天干取数的对照关系见图6。
▼河图▲回目录(文章部份图表部份)
「孔子对河图的解说是: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易钥p186、炳元着、博元〕河图之排列方式见图7。
▼图7:河图▲回目录(文章部份图表部份)
「所谓五位相得而各有合,系指图所排列的方位而言,一与六为水,同居于北,二与七为火,同居于南,三与八为木,同居于东,四与九为金,同居于西,五与十为土,相守在中央,各以同类相求,即是五位相得。」〔易钥p186、p187〕河图不但配合先天八卦,同时亦包括了后天八卦,「河图既然包含了后天八卦,而洛书的八方位置,亦正和先天八卦相符,这才图书与八卦相通。」〔易钥、p198〕▼八卦纳支▲回目录(文章部份图表部份)
「纳支是由地理上所用的二十四山而来。二十四山相传汉朝时已有,但不知始于何人。根据图8的二十四山图,可知坎纳子,艮纳丑寅,震纳卯,巽纳辰巳,离纳午,坤纳未申,兑纳酉,干纳戌亥。」〔易经的星命与占卜、p109〕▼图8:24山▲回目录(文章部份图表部份)▼后天八卦将天干、地支、五行、洛书数、河图数等参数串成一体▲回目录(文章部份图表部份)将图2〜图8合并整理得表9▼表9:八卦配阴阳五行、配洛书数、纳甲、纳支、配河图数▲回目录(文章部份图表部份)
八卦
五行
洛"
地支
河Itl数
乾
=
6
甲、壬
戍、亥
9
坎・■
水
1
戊
子
1、6
艮
陶土
8
丙
丑、寅
5
震
==
IW木
3
庚
卯
3
巽
=
木
4
辛
辰、巳
8
火
9
己
午
2、7
坤艾
隐土
2
乙、癸
未、申
10
兑三
隐金
7
丁
酉二
4
详审表9可发现几个特点:
1. 吾人可用后天八卦为媒介,分别与天干、三支、五行、洛书数、
河图数形成特定的对应关系。如干卦三:纳天干甲壬、纳地支亥戍、配洛书数6、配五行阳金、配河图数9;又如兑卦三:纳天干丁、纳地支酉、配洛书数7、咚行阴金、配河图数4……等,余
之各卦同理应之。而因为干卦三的媒介,天干甲壬便与地支亥
戍、以与洛书数6形成特定的对应关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