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围绕双线主题统合教学.doc

格式:doc   大小:1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围绕双线主题统合教学.doc

上传人:宝钗文档 2022/6/15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围绕双线主题统合教学.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围绕双线主题统合教学
用户上传
作者: 我们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小学根据“语文主题学习”的理念,结合我们对语文教学现状的思考和认识,在实验中走出了“双线主题,统合教学”这一路子。
“双线”指的是语文课程6~7课时。我们认真分析了本单元的教材,根据课标低年级段教学要求,进行了大胆的整合。在保证学生一课一得或一课两得的基础上,把单元要点进行了分割和整合,只用5课时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剩下的课时,让学生自主阅读《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选文,使其在扩大阅读积累、丰富阅读感受的同时,去自我运用、自我检验课堂所学。课时分配如下:
第一课时——教学《雨后》、《一件好事》。目标:①认识两课的生字,理解词语,会写两课的生字;②能正确、流利地读两篇课文。
第二课时——教学《魔语瓶》、《宿新市徐公店》,复习《雨后》、《一件好事》。目标:①认识《魔语瓶》、《宿新市徐公店》中的生字;②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能有语气地熟读《魔语瓶》、《宿新市徐公店》、《雨后》和《一件好事》。
第三课时——进行双线主题教学。完成单元要点教学:体会快乐无处不在以及了解、读懂用不同方式陈述的对话。
第四课时——课外阅读材料的补充。目标:①补充相应《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适合教学的文章,增大学生的阅读量;②在阅读教学中,巩固本单元要点:快乐无处不在以及用不同方式陈述的对话;③口语交际,讨论什么时候感到快乐。
第五课时——对本单元进行检测。目标:通过检测,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进行查漏补缺。
第六、七课时——扩展阅读,自主运用,自我检测。
【课例展示】
展示的课例是我校杨子岚老师执教的一节公开课,这节课呈现的是单元教学安排中最为关键的第三课时——双线主题教学。
教学目标
、分析课文,学生能够读懂用不同方式陈述的对话(如:两人对话、多人对话、自问自答等方式),注意到提示语位置的变化,并了解不同位置下标点的使用情况。
,通过各种形式读四篇课文,体会快乐就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帮助别人、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困难、树立自信、游戏和活动等都会使人感到快乐。让孩子懂得:生活中快乐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就会拥有幸福的人生。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课教学流程中,所有的教学行为都紧紧围绕着这两个目标,分三个板块进行。第一个板块主要对应于目标1,本单元的教学要点提到,让学生“能够读懂用不同方式陈述的对话”,单元内的几篇文章涉及两人对话、三人对话和单人自语等三种对话方式。此外课标对低年级的要求之一是“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到中年级才要求学生“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但在教材分析和前期教学中,我们感觉在本单元利用三种不同提示语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到三种标点的使用,学生完全可以接受。因此我们便大胆地进行了这样的教学设计,力求学生一课一得或多得。第二个板块对应于目标2。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对四篇课文的理解,知道帮助别人、找到自信、游戏和玩耍中都可以感到快乐,帮助学生找到快乐的途径,让孩子懂得:快乐无处不在,只要善于发现。第三个板块是拓展与运用。让学生通过对古诗的了解,在学会对话的不同形式的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