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
(1)7月1日销售实现时,按销售总价确认收入: 借:应收账款 23 4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的提供劳务收入=600 000×70%-0=420 000(元) 20×7年12月31日结转的提供劳务成本=(280 000+120 000)×70%-0=280 000(元) (2)账务处理: ①实际发生劳务成本时: 借:劳务成本 28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280 000
17
②预收劳务款时: 借:银行存款 440 000 贷:预收账款 440 000 ③20×7年12月31日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并结转劳务成本时: 借:预收账款 420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20 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 280 000 贷:劳务成本 280 000
18
2、提供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可靠估计
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提供劳务交易结果不能够可靠估计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1.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全部能够得到补偿
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全部能够得到补偿的,应按已收或预计能够收回的金额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并结转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
2.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部分能够得到补偿
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预计部分能够得到补偿的,应按能够得到补偿的劳务成本金额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并结转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
19
(二)同时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交易
企业与其他企业签订的合同或协议,有时既包括销售商品又包括提供劳务,如销售电梯的同时负责安装工作、销售软件后继续提供技术支持、设计产品同时负责生产等。此时,如果销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劳务部分能够区分且能够单独计量的,企业应当分别核算销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劳务部分,将销售商品的部分作为销售商品处理,将提供劳务的部分作为提供劳务处理。
如果销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劳务部分不能够区分,或虽能区分但不能够单独计量的,企业应当将销售商品部分和提供劳务部分全部作为销售商品部分进行会计处理。
20
一、费用的概念
二、费用与资产、成本和损失的关系
三、费用的分类
例: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管理费用的是( )。
A.发生的排污费
B.发生的矿产资源补偿费
C.管理部门固定资产报废净损失
D.发生的业务招待费
【答案】C
第二节 费用
21
例:下列各项中,工业企业应将其计入财务费用的有( )。
【答案】ABDE
22
四、费用的确认的计量
(一)费用的确认
1、按因果关系直接确认
2、按系统且合理的分配方法加以确认
3、按期间配比确认
(二)费用的计量
五、生产成本
六、期间费用
23
一、利润及其构成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
第三节 利润
24
(二)利润的构成:
1、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其中:
营业收入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确认的收入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是指企业经营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总额,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
25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等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应计入当期损益的利得(或损失)。
投资收益(或损失)是指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
26
2、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其中:
营业外收入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利得。
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日常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损失。
3、净利润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其中,所得税费用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