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二年级小学生语文手抄报
【篇一】
《大学》的简洁介绍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年—前434年)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
二年级小学生语文手抄报
【篇一】
《大学》的简洁介绍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年—前434年)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家学派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篇二】
学者总结《易经》是什么?
《易经》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着作中,被誉为诸经之首,三玄之一。《易经》也叫做《周易》,就是周代之易,孔子定为五经之一,计有24070字。分本经和大传两局部。本经包括八卦,重卦,卦辞,为易有主体,故称为经;大传包括上彖,下彖二,上象三,下象四,上系五,下系六,文言七,说卦八,序卦九,杂卦十,此十者合称十翼。十翼为说明易经而作,故曰传。它是用八卦重叠而成的六十四卦为构造框架,把中华民族在太古时代摸索总结出来的生活阅历和生产阅历,用抽象的符号记录下来,进一步以阴阳变化之道来分析,说明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通过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