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忆江南》[唐] 白居易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浪淘沙》[唐] 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蜂》[唐]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采的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威水甜《小松》[晚唐] 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暮春即事》[宋]叶采双双瓦雀行书案, 点点杨花入砚池。闲坐小窗读周易, 不知春去几多时。(译文)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 如画的风景久已熟悉。太阳从江面升起时江边的鲜花红的像火,春天到来时碧绿的江水象湛蓝的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译文) 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峰,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译文)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常人不认识这长大后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 只有等它长大了才知道。(译文) 屋顶上两只麻雀的影子在书案上移动,点点杨花飘入屋内,落到砚池中。我静心坐在小窗前毫不理会, 依然潜心地读着《周易》,不晓得春天过去了多少时间。《书院》[宋]刘过力学如力耕, 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 会有岁稔时。《峨眉山月歌》[唐] 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春夜洛城闻笛》[唐]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送灵澈上人》[唐] 刘长卿苍苍竹林寺, 杳杳钟声晚。荷笠戴斜阳, 青山独归远。《题稚川山水》[唐] 戴叔伦松下茅亭五月凉, 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 隔水青山似故乡。(译文) 努力学习就像是用力气去耕田,勤劳、懒惰只有自己会知道,即便书的种类很多,终究会有熟读、理解的那一天。(译文) 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 月亮倒映在平羌江那清澈的水面。夜里我从清溪出发奔向三峡,不知不觉就到了渝州, 看不到你(峨眉山上的月亮)了,多么思念你啊! (译文) 阵阵悠扬的笛声,从谁家中飘出?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就在今夜,听到哀伤的《折杨柳》,能不钩起思乡之情吗? (译文) 深青色的竹林寺里远远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声,你(指友人:灵澈上人)背着斗笠披着斜阳,独自向青山归去,越走越远。(译文) 五月, 松下的茅草亭里却凉爽宜人, 白沙覆盖的汀洲和远处的繁茂树林融入了暮色,呈现出一片苍苍茫茫。路上的行人兴起了无限的思乡之情, 此处的青山绿水也仿佛是自己的故乡了。《饮湖上初晴后雨》[宋] 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游园不值》[宋] 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边词》[唐] 张敬忠五原春色旧来迟, 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 正是长安花落时。《蝉》[唐] 虞世南垂绥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风》[唐] 李峤解落三秋叶, 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 入竹万竿斜。(译文) 水波闪动, 晴天时景色迷人;山峦迷茫,烟雨中也显得神奇。如果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无论淡妆浓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