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望岳》ppt课件.pptx

格式:pptx   大小:138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望岳》ppt课件.pptx

上传人:wwlgqnh 2022/6/18 文件大小:13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望岳》ppt课件.ppt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德国哲学家康德说:在一切艺术里,诗的艺术占着最高的等级。
教学目标:
以《望岳》为例,初步接触几种赏析诗歌的方法,初探诗歌之美。
课堂讨论准备
1、大声诵读诗歌多遍,注意断句、重音以及语气;
2、择取一个诗歌中你认为用得最好
德国哲学家康德说:在一切艺术里,诗的艺术占着最高的等级。
教学目标:
以《望岳》为例,初步接触几种赏析诗歌的方法,初探诗歌之美。
课堂讨论准备
1、大声诵读诗歌多遍,注意断句、重音以及语气;
2、择取一个诗歌中你认为用得最好的字进行赏析;
3、运用你的想象,试图描绘诗歌中的画面,并将它写下来。
4、进一步的了解杜甫其人,阅读杜甫的代表作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感受诗歌音律美
因声求气:
因:依据;
声:声律(节奏、平仄、押韵);
求:探求;
气:诗的精神。
吟咏诗韵
通过声情并茂的诵读、玩味,品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音韵——诗韵
赏析字词,说一说从这些字中你感受到了诗人眼前的泰山是一座怎样的山。
一年初春时节,诗人王安石从扬州到了瓜州渡口,归心似箭,想早日返回金陵钟山的寓所,路上诗人眺望峰峦重叠,绵延不断,王安石有感而发,随口吟出一首绝句:
《泊船瓜洲》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他一路上反复吟诵着,思考着,总觉得第三句中的“到”字太平庸,也不够贴切。后来改为“过”字,读了几遍,又嫌不好;又改为“入”字——“春风又入江南岸”,咦,这象什么话?不好!他自言自语着,然后又改为“满”字——“春风又满江南岸”,唉,越改越不像话了,诗人又抛弃了“满”字,跑了十多里路,想了又想,改了又改,却总是找不到一个妥贴的字眼。最后,他忽然想到在船上望见的绿色的山、绿色的水、绿色的田野和草木……绿,不正是江南春天的象征吗? 何不用一个“绿”字呢?于是诗人大声吟诵道:
“春风又绿江南岸”——好一个“绿”字!
王安石到此才确定用“绿”字来取代“到”、“过”、“入”、“满”等字眼。第二天,诗人回到钟山的寓所,就立即把这首诗抄录在自己的稿本上。
诗人想用一个动词来表现江南春天的景象,但他最终选择了一个形容词,将形容词作动词用,这就是“形容词动用”。“绿”不仅表明“绿色”,还有“吹绿了”的意思 ,将春风拟人化,更增添了动态美。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贾岛
“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卢延让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推敲字词,品味形象
——感受诗歌的炼字美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这一首诗写于诗人的读书和漫游时期,诗人曾先后游历吴、越 和齐、赵 ,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以后在洛阳遇李白,二人结下深厚友谊,继而又遇高适,三人同游,可以说过着一种“裘马清狂”的漫游生活。这时候的诗人还未经历困厄,是意气风发豪情壮志的。

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表达了他的人生理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意思是说如果自己得到重用的话,可以辅佐皇帝实现超过尧舜的业迹,使已经败坏的社会风俗再恢复到上古那样淳朴敦厚。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更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这种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壮志豪情,也就是这两句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的原因,这也正是杜甫能够成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关键所在,这种精神激励了无数有志的年轻人。
知人论世,感知诗人
——感受诗人的精神美
1、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感受诗歌的音律美。
2、推敲字词,品味形象——感受诗歌的炼字美。
3、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4、知人论世,解读诗情——感受诗歌的精神美。
课后落实:
根据今天掌握的诗歌鉴赏方法,赏析杜甫的《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