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1)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1)
1/2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1)
光学知识点复习
一折射率
1.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介质的折射率.注意:指光从真空射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1)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1)
1/2
高中物理光学知识点总结(1)
光学知识点复习
一折射率
1.定义: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入射角的正弦跟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介质的折射率.注意:指光从真空射
入介质.
2.公式:n=sini/sinγ(光从真空进入介质)
c
1
,折射率总大于
1.即n>1.
n
v
sinC0
种介质相比较,折射率较大的叫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小的叫光疏介质.二全反射
1.全反射现象:光照射到两种介质界面上时,光芒全部被反射回原介质的现象.
2.全反射条件:光芒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或等于临界角.
3.临界角公式:光芒从某种介质射向真空(或空气)时的临界角为C,
则sinC=1/n
光导纤维
全反射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用于光导纤维(简称光纤)。光纤有内、外两层材料,其中内层是光密介质,外层是光疏介质。光在光纤中流传时,每次射到内、外两层材料的界面,都要求入射角大于临界角,进而发生全反射。
这样使从一个端面入射的光,经过多次全反射可以没有损失地全部从另一个端面射出三、棱镜与光的色散
棱镜对光的偏折作用
一束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发生色散现象,在光屏上形成七色光带(红光偏折最小,紫光偏折最大。)
学结论:紫光折射率最大,频次最大;波长,在介质中的波速、双缝干预条纹间距、全反射临界角最小
四、光的干预
定义:两列波在相遇的叠加地区,某些地区使得“振动”加强,出现亮条纹;某些地区使得振动减弱,出
现暗条纹。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地区相互间隔,出现明暗相间条纹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光的干预现象。
产生稳定干预的条件:
两列波频次相同,相位差恒定。(两个振动情况老是相同的波源,即相干波源)
S1
S2
S
3⑴亮纹: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偶数倍(即波长的整数倍时),两束光叠加干预加强;
⑵暗纹:屏上某点到双缝的光程差等于半波长的奇数倍时,两束光叠加干预减弱,条纹间距[相邻亮纹(暗纹)间的距离]公式x=Lλ.(缝屏间距L,双缝间距d)
d
单色光作双缝干预实验时,屏的中央是亮纹,两边对称地排列明暗相同且间距相等的条纹
用白光作双缝干预实验时,屏的中央是白色亮纹,两边对称地排列彩色条纹,离中央白色亮纹最近的是紫色亮
纹。
原因:不同色光产生的条纹间距不同,出现各色条纹交错现象。所以出现彩色条纹。
将其中一条缝遮住:将出现明暗相间的亮度不同且不等距的衍射条纹
五薄膜干预现象:光照到薄膜上,由薄膜前、后表面反射的两列光波叠加而成.劈形薄膜干预可产生平行相间条
纹,两列反射波的行程差Δδ,等于薄膜厚度d的两倍,即Δδ=2d。由于膜上各处厚度不同,故各处两列反射波的行程差不等。若:Δδ=2d=nλ(n=1,2)则出现明纹。Δδ=2d=(2n-1)λ/2(n=1,2)则出现暗纹。
应注意:干预条纹出现在被照射面(即前表面)。后表面是光的折射所造成的色散现象。单色光明暗相间条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