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新媒体背景下如何预防未成年犯罪教程范本.doc

格式:doc   大小:136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新媒体背景下如何预防未成年犯罪教程范本.doc

上传人:s0012230 2017/5/15 文件大小:1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新媒体背景下如何预防未成年犯罪教程范本.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 新媒体背景下如何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摘要】新媒体对未成年人的犯罪影响愈来愈大。现代社会, 新媒体作为信息的传播方式, 因为其具有直观、生动、便捷、刺激等特点, 而在未成年人中有着不同寻常的作用和影响。它不仅极大的促进了不同文化形态间的交流与对话, 形成信息共享, 而且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 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利用新媒体了解和掌握全球信息。但新媒体是一把双仞剑, 它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一定的负面效应, 最显著的就是它加速了犯罪的传播,尤其是不谙世事的未成年人在日趋强大的权力面前(缺乏监管的媒体传播)永远是处于弱势地位, 这也将使其成为新媒体发展过程中的牺牲品和受害者。所以我们要通过各种途径来加强对新媒体传播的监管, 提高未成年人的媒介素养, 预防未成年的违法犯罪行为。【主题词】新媒体传播失范未成年人犯罪防范现代传媒随着新媒体高科技手段的快速发展,极大地刺激了传媒事业的迅猛发展。目前,媒体的力量已深深嵌入包括社会公共领域在内的当代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并构成了社会权力结构中一种具有强大影响力的特殊的权力形式。媒体传播也因此而承担着神圣的社会责任,公众对媒体传播主体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及特殊的期望。这表明, 媒体传播必须要有一套制度安排,才能保证其真正有效地发挥作用。一、新媒体传播现状近两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对于新媒体的界定, 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 至今没有定论。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 但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有网络媒体、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 IPTV 等,还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体专栏。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认为:“相对于旧媒体, 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 电视、广播、报纸、通信) 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从目前的新媒体传播现状看,在一些新媒体的传播活动中,存在着传播失范的现象, 这种新媒体传播的行为偏离或超出社会既有的规范体系, 背离了其在公共领域中的角色期望等异常现象,由此产生的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的负担。 1 、传播方式变化新媒体在传播方式上有很大的不同, 在手机、网络、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的传播过程中, 它是以一个互动的方式来传播的, 这种传播方式使传播者与受众更进一步, 甚至是个人利用这个新媒体平台来传播、发表信息, 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制作者, 是信息源。所以这就变成了真正的使个人从一个接受信息的受众成为掌握信息的主人, 从生产到传播到各种的交流都是主人。新媒体传播虽然以“一对一”的传播为特色,但却还有“一对多”或“多对多” 1王艳杭州市中策职校霞湾校区教师杭州市霞湾巷 65号 310004 ********** ******@qq .Com 的传播方式, 所以它也有大量的大众传播的功能和信息, 尤其是以网络视频内容传播为基础的 P2P 新媒体业务。由于这种新媒体的传播方式的个性化、便捷化、大众化, 而在法律上又缺少相关的监管手段, 导致了它在传播形式上可以凭个人的喜好爱恶来发布信息, 从而使内容鱼龙混杂。 2 、传播内容失真可以说每一个新媒体的受众对新媒体的关注度都很高,而且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