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皮肤病中医治疗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赵炳南皮肤病医疗研究中心 蔡念宁
整理ppt
皮肤病中医治疗
概述
用中医药方法治疗皮肤病可追溯至古。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外科专著《刘涓子辨证与全身辨证不相符时,我们往往根据病期、病势或舍弃全身辨证而遵从皮损辨证来用药。此为治疗过程的第二步。
整理ppt
皮肤病中医治疗
治疗方法
(一)内治法
中草药 中草药是中医治疗体系中的精粹。从民间治病,疗效堪奇,再积累经验逐渐发展形成学派,到病源、病理、病症、证候、辨证、治则、治法、方药的一整套理论,是源于药草治疗的功效的。
整理ppt
皮肤病中医治疗
中草药 故中草药的施用,蕴涵着医家极深的理论功底、临床经验、医疗水平,对现代研究成果正确、合理的运用也体现在所开的处方中,此非简单守数方,适当做加减而希冀药到病所之事。但针对临床常见、多发、带有普遍性表现的皮损,又不伴见特殊不适症状,具同一性的患者,为方便起见,制成协定处方,以各地经验为基准,分用于各单位。谁家疗效显著,谁家患者蜂拥。这也是以内部制剂居多、疗效优势突出的医院,求医者甚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整理ppt
皮肤病中医治疗
中成药 没有系统学习中医基础、中药、方剂等理论的临床工作者,应将选择适宜的中成药治疗皮肤病作为重点。这里要明确一个误区:用药名对应病名去治疗。尽管是中成药,它还是有温、凉、寒、热、虚、实的不同,绝不适合简单的以药套病或以病对药。所用药物只是适应范围广或局限的不同,可以很多种病用相同一种药,也可一个疾病选多种药联合治疗。现代的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在加快,很多人在就医时,愿意选择服用方便的剂型。在中医治疗较具优势的病种中,熟练应用中成药,会得到很好的临床疗效。
整理ppt
皮肤病中医治疗
(二)外治法
· 外用药
水剂(溶液) : 可用于涂擦、洗涤、溻渍(湿敷)、罨包、贴敷、洗浴(药浴)等。常用药:马齿苋、枇杷叶、侧柏叶、黄柏、苦参、蛇床子、百部等,单味或组方而用。
整理ppt
皮肤病中医治疗
外用药
散剂(药粉): 可直接撒布或掺入软膏中使用。常用药:松树花、茯苓、大黄、黄芩、黄连、青黛等,单味或组方而用。多用于急性、无渗出性皮损。
水粉剂(混合振荡剂): 散剂按一定比例兑入溶液中配成。常用药:冰片、雄黄、寒水石、滑石、大黄、硫黄等。作用表浅,适应范围与散剂基本相同。
整理ppt
皮肤病中医治疗
外用药
油剂 : 单纯植物油或加入经提炼的药物成分。多用于急性期或表面痂皮性皮损,具消炎、清洁、软化的作用。
油调剂 : 散剂按一定比例兑入植物油中。常用药参照散剂。可用于急性伴少量渗出性或亚急性皮损。
整理ppt
皮肤病中医治疗
外用药
软膏: 药粉与固体油类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常用药:黄连、黄芩、黄柏、大黄、紫草、莪术、当归、蛇床子、苦参、青黛等。多用于干燥、粗糙、较肥厚的皮损。
硬膏 : 由药粉、脂肪、蜡、树胶经高温熬制而成。根据所加药粉的性质而分别具有消炎、活血、止痛、散结等作用。用于慢性、限局性、肥厚性、角化性、结节性、增殖性皮损。
整理ppt
皮肤病中医治疗
化腐清创
其他疗法针灸、拔罐、推拿、熏蒸、热烘、脐疗、穴位注射等。
★ 选择相应方法实施治疗的过程,是中医治疗体系的关键,也是最具特色及优势的一个方面。
整理ppt
皮肤病中医治疗
常用中成药导引
(一)内服一清胶囊二妙丸川芎茶调颗粒大黄蟄虫丸天麻钩藤颗粒四物合剂
整理ppt
皮肤病中医治疗
常用中成药导引
(一)内服玉屏风口服液、胶囊平肝舒络丸加味逍遥丸白癜风丸贞芪扶正胶囊当归苦参丸
整理ppt
皮肤病中医治疗
常用中成药导引
(一)内服血府逐瘀胶囊芎菊上清丸防风通圣丸连翘败毒丸参苓白术散肤痒颗粒
整理ppt
皮肤病中医治疗
常用中成药导引
(一)内服栀子金花丸附子理中丸首乌丸复方青黛胶囊消银片逍遥颗粒(无蔗糖型)
整理ppt
皮肤病中医治疗
常用中成药导引(一)内服
养血生发胶囊羚羊角粉清热暗疮片清开灵口服液湿热痹颗粒新癀片
整理ppt
皮肤病中医治疗
常用中成药导引
(二)外用药
丁香罗勒油乳膏山宝皮宁酊日舒安洗液皮肤康洗液
整理ppt
皮肤病中医治疗
常用中成药导引(二)外用药丝白祛斑软膏冰黄肤乐软膏如意金黄散复方卡力孜然酊
铍宝消炎癣湿药膏
整理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