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国防生军事基础素质培养特点、问题及对策摘要: 国防生是指根据部队建设需要,依托地方普通高校招收和选拔培养的本科生及研究生,国防生毕业后,必须到部队工作。在他们正式走上工作岗位之前,都要经过一年多的岗前任职培训,一般分两个阶段进行。首先,国防生毕业后先到部队报到,随即到训练基地或教导大队进行为期两个月左右的集中训练,这一阶段,主要是入伍教育;集训结束后,再进入相应的军队院校进行一个学年的专业培训,培训合格后,才能正式到部队任职。关键词:培养;军事训练;部队;任职 1. 前言国防生作为未来军队生长军官的主要来源, 在战场上将肩负重要的责任。然而, 未来战争作战样式多样、战场环境复杂、作战节奏加快, 这无疑对军队指战员的军事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培养具有较高军事素质的国防生,是目前急迫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国防生的教育肩负着为适应军队现代化建设和军事斗争需要而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后备军事人才的历史使命,所培养的人才必须走向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的各个岗位。因此,国防生是否具备过硬的军事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在校学习期间,虽然应以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为主,但不能忽视军事基础素质的培养。为此,本文从对本校的分析入手,就国防生军事基础素质培养特点、问题及对策浅谈些自己的看法。 2. 国防生军事基础素质培养特点、问题及对策国防生应积极学习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增强科技文化内涵,同时也要时刻关心国家的政治军事动态,了解世界军事发展方向与各种先进的高科技武器装备的基本情况,努力学习我军各项军事理论,脚踏实地的学习并掌握与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军事知识,为适应将来不对第一任职需求打牢知识基础。与此同时,不放松军政训练,积极参与规定的各项训练,锻炼身体,强健体魄,为未来的军营生活打下良好基础。 国防生军事基础素质培养的认识对于国防生应具有怎样的军事基础素质,现阶段可谓是众说纷纭。本人在西南大学国防生这个群体中学习、生活、训练已有三年,从个人角度来看,我认为国防生所需要的军事基础素质从内在来说是军人职业所体现出的特有的素质,是新型现代军事化人才的标志;从外在来说,是军人的军事知识素质、军事作风素质和军事技能素质的有机结合。什么是内在的军人职业特有素质?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困难。沿着中国人民解放军走过的足迹,一路走来,就会发现这支军队超越了历史与未来的时空界限,从小到大到强到真正树立起战无不胜的钢铁长城,无时无刻不是在体现着中国人民的意志,无时无刻不是在凝聚着中华民族的复兴精神。从南昌起义、井冈山起义会师开始,开始了五次反围剿、两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延安保卫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对印自卫反击战、对苏自卫反击战、西沙自卫反击战、对越自卫反击战,在刀枪火海里不断锻造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出了中国人民的意志,打出了人民军队的军魂。“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是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的豪言壮语,自此,人民解放军军委主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用高瞻远瞩的建军思想和理论丰富着铸造着每个时代下中国军队的浑厚军魂。赢得新世纪现代战争的先机之道和胜利之剑,中国军人必须要拥有打赢现代化战争的职业素养。那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思想战略和战术素养在现代战争面前,如何体现出现代军人的职业素养呢?军人的天职是服从, “一切行动听指挥”让这支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