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之我见.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之我见.doc

上传人:学习一点新东西 2022/6/24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之我见.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之我见
摘 要:德育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点,无论是树立学生人生目标,还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爱国情怀,都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过去由于应试教育的目标要求,教师可能更多关注的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之我见
摘 要:德育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点,无论是树立学生人生目标,还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爱国情怀,都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过去由于应试教育的目标要求,教师可能更多关注的是给学生传授知识,忽视了《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的德育教育,缺少情感的融入,也没有调动起学生的情感,使思想品德教育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生;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04-0066-01
DOI:.issn1673-
初中生正处在易怒、自我的敏感时期,也就是所谓的叛逆期。在这个时候如果学校只在乎教学,忽略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情感培养等,那培养出来的只能是学习的机器,成绩再好,恐怕也难成大材。要学会学习,要深入学习,先得学会做人。《道德与法治》就是围绕家庭、个人、社会、学校、国家等综合因素,为学生编排设计的引导学生思想品德正确发展和成长的一门课程。所以,作为新时代的《道德与法治》老师,在教学时要客观认识应试教育的束缚和单一的目标性,要结合教材内容、生活实例,从培养学生责任感、国家情怀、义务、爱心等方面,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人生目标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坚定、完美的人格品质。因此,我结合《道德与法治》的课程特点,谈谈自己的教学认识,与大家分享。
一、课前做好充分准备,为课堂教学打基础
《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其实就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老师在备课时既要依据传统教学准备理论的部分,也要结合新课程的素质教育,从拓展学生学习能力、丰富学生学习资料、开阔学生视野、增长学生见识等入手。
首先,要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机会,让学生借助班级图书角或者学校图书馆,查阅与新课相关的政治资料、法律资料,进行拓展阅读。也可以让学生把与《道德与法治》相关的书籍纳入自己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提高德育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其次,指导学生有效预习。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我们发现,好多学生对于预习不够重视,一来觉得思想品德是副课,上课学学就行。二来学生不会预习,说起预习就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所以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例如让学生认真阅读,发现问题,注意小节中和段落中的重点;注意相关链接,阅读感悟与课本知识点之间的联系等。当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结合每一章节的“快乐准备”进行预习等。总之,只要教师能让学生通过课前的阅读活动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有正确的认识和兴趣,再掌握正确的预习方法进行预习,就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完成《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任务。
二、培养学生情感,促进课堂有效教学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我们每天都生活在道德与法治的导向中。所以教师要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紧密联系生活,从而激发学生浓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