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动态标志设计与评价分析
1引言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的大潮正在愈演愈烈。云技术快速发展、信息量大爆炸,普通的印刷媒体,电视电影媒体受到了制约,以互联网和各种电子终端设备为物质基础,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以受众为中心的新媒体环境es公司根据水分子的形状呈现,表现出一个组合式的动态标志,值得设计师借鉴。另外瑞士电信标志、日本设计师佐古田英一的“FMOsaka广播平台”标志等都是成功的国外动态标志设计范例。
国内动态标志的发展
现阶段动态标志在国内发展并不成熟,也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早期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动态标志理论的期刊、范文。2007年关洪在《湖南农机》发表了《动态标志与静态标志之比较》,明确了动态标志的概念,总结了动态标志的意义,并对动态标志和静态标志做了对比和分析。2010年湖南工业大学汪成在硕士范文《动态标志设计研究》中对标志动态化表现进行了全面分析,通过文章归纳出动态标志的几种有机形式,并且阐述了动态标志的应用规范。张亚莉在2013年出版了《动态标志设计》(人民邮电出版社),该书分析了动态标志设计的原理,同时结合了大量案例,初步建立了动态评估体系,最后文章还举例分析了作者的设计实践。以“动态标志”为关键词在知网上进行文献检索,相关文章只有80篇左右,可见国内学者对动态标志设计的研究并不多。近几年标志设计的研究人员和相关学者对动态标志的研究逐渐增多,多数都从动态标志的发展历史,影响动态标志的因素,例如:社会发展、科技依托、人文研究等来研究。另外还有分析动态标志和静态标志的不同特点。有关动态标志的设计形式分析较少,这正是本项目的研究方向和主题之一。在国内手机交互设计
中,设计师经常在用户进入App时候,插入几秒钟的动态形式,其中也包括了一部分动态标志的运用。在设计实践与应运中,很多品牌,例如:饿了么、美团外卖、滴滴出行等都以动态标志展现在客户面前。我国动态标志方兴未艾,相信不久的将来,动态标志设计会成为企业塑造企业形象的重要手段。
媒介的发展是动态标志发展的根本原因第一次媒介的发展是电影的诞生,动态标志在这次媒介革命中应运而生。动态标志在20世纪初的电影媒体中就开始应用,主要表现为电影光盘片头和电视台动态图标。美国环球影片公司、迪士尼公司、华纳兄弟影业公司、哥伦比亚影业公司、米高梅公司、20世纪福克斯公司等一批好莱坞巨头都将具有特色的动态品牌用于影片播映中。接下来,电视媒介的普及大大推动了动态标志的发展。随着品牌设计概念的发展,电视媒体行业开始用动态标志打造品牌,对频道进行包装。
比如MTV,全球最大的音乐电视网,通过自己独特的动态标志形象,覆盖了世界166个国家和地区,收到四亿用户多用户的喜爱。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动态标志发展进入了新的一个时期。动态标志在一些门户网站、公司主页、产品品牌里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比如百度主页,随着不同的节日,会改变标志的设计形象,来增加节日气氛;汉诺威世博会也运用了动态标志作为
视觉形象,让人眼前一亮。目前进入了21世纪20年代,信息化的大潮席卷了每一个人。处在这个多变的信息社会,人们的沟通与交流方式越来越多呈现出数字化、动态化和实时交互的特点。影视、网络、手机等电子终端产品这些新老媒介都开始进行融合,同时信息媒介的特点也推动了动态标志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