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了解老人尊敬老人关爱老人征文.docx

格式:docx   大小:1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了解老人尊敬老人关爱老人征文.docx

上传人:读书之乐 2022/6/26 文件大小:1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了解老人尊敬老人关爱老人征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理解老人尊敬老人关爱老人征文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老式节日“重阳节”,也是中国老式的“敬老节”。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华老式文化和民族美德源远流长,凝聚成了诸多有价值的精神文化成果和民族老式美德,诸如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理解老人尊敬老人关爱老人征文

  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老式节日“重阳节”,也是中国老式的“敬老节”。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华老式文化和民族美德源远流长,凝聚成了诸多有价值的精神文化成果和民族老式美德,诸如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勤快节俭,团结互助,热爱祖国,艰苦朴素,努力创业等等,特别是尊老敬老的老式美德,更如一泓清泉,流淌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翻开历史长卷,可以清晰地看出,尊老伦理乃是我中华精神文明的源头,它早在“孝道”之前便已形成。据考证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曾提出,“今之存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有所养,不敬何以别科?”这是说,作子女的能活下来,是由于有父母的养育,就是犬马也是如此。如果只养老人,而不尊敬老人,这和犬马有何辨别。孟子则进一步提出“老吾老和人之老”。这不仅规定人们尊敬自己的老人,并且要尊敬自己老人以外的其他老人。此后把尊敬老人提高到应有的高度。在这些人道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浮现了木兰代父参军的楷模和王祥卧冰的佳话。这些活生生的事例和耐人寻味的故事,动人肺腑、润人胸襟,引人向往。特别是周代的“乡饮酒礼”,汉代的“举孝廉”,清代的“千叟宴”又所有以行政措施增进尊老敬老的实现。可以说,中国历代尊老风俗、礼制,足以写出一部专史。
  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老年人的行为、语言、生活****惯等方面浮现了部分怪异现象。对于这些,我们当中有人们不能理解,甚至还歧视老人。其实,这样对老年人是很不公平的。由于在人的毕生中,大脑功能有一种从幼稚到成熟、老化,直至死亡的过程,人格发展也有一种从私我到自我、超我的过程。例如:3-4岁的孩子,想要的东西,不管是自己的、她人的、能要的、不能要的,她们所有要。由于这时,她们还没有什么道德观念的逻辑思维,人格处在“私我”阶段;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才分得清自己的和她人的,懂得了只拿自己的东西,进入“自我”阶段;最后才形成明确的道德观念,懂得牺牲自己的利益去关怀她人,协助她人,进入“超我”阶段,成为一种成熟的“社会人”。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老化后,人格又会向“自我”和“私我”逆向退化,人也就会浮现部分幼稚的、类似孩子的行为。因此,从生理上讲“年幼无知”和“老糊涂”所有是大脑功能不健全引起的。某些老人变得令人生厌并不是她们自己的过错,而完全是“身不由己”导致的。
  因此,我们应当像理解、迁就孩子们的失误和自私行为同样去看待老人,使她们得到应有的尊重、关怀、爱惜、协助和照顾。
  老人,是我们的长者,是我们的前辈。她们为国家民族的昌盛做出了奉献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