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刘志东
肺外科治疗方式
肺部疾病
1、肺大疱
2、肺部感染性疾病
3、肺癌
4、肺良性肿瘤
胸壁和肋间腔
(右侧视图)
胸部解剖
(正视图)
发展推动了外科器械与材料的巨大进步,90年代初期视频辅助胸腔镜技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逐步发展与应用,肺癌外科治疗方式发生转变。
在遵循两个最大“限度”的疗效的前提下, 减少手术创伤,使肺癌外科治疗达到个体化选择,是现代胸外科的发展方向之一。
患者对微创观念的理解与需求。
原因二
原因三
原因一
肺癌治疗应用
治疗方式的选择取决于患者的临床分期
患者分期构成变化
早期发现和诊断延误,2000年前就诊收治肺癌患者 以Ⅱ期以上肺
癌患者为主。
近十年来随着体检和就诊意识增强,Ⅰ期肺癌患者比例逐渐增多。
外科治疗方法趋向于个体化需求。
肺癌治疗应用
胸腔镜外科的传统阶段(1882~1922)
1910年瑞典Jacobaeus创立了胸腔镜手术这门新的技术,
也标志着近、现代实质性胸部微创手术技术的诞生。解
决了肺结核空洞患者胸膜粘连问题。
传统胸腔镜外科的黄金阶段(1922~1945)
肺萎陷疗法 胸膜疾病活检
1946年朱烨在国内报告了用胸腔镜检查胸内疾病及胸腔
电灼术。
传统胸腔镜外科的低潮时期(1945~1986)
1945年抗结核病特效药物链霉素问世以后,胸腔镜开始
主要用于诊断性检查。
电视胸腔镜的发展与应用
现代胸腔镜外科的发展阶段(1986~1990)
VATS
电视胸腔镜发展的黄金时代(1990~
电视胸腔镜的发展与应用
胸膜肺活检
胸膜固定术
肺楔形切除
肺叶切除术
肺结核治疗应用
肺结核治疗应用
肺结核治疗应用
肺结核治疗应用
肺结核治疗应用
完全VATS肺叶切除
完全VATS肺叶切除术
Kirby TJ最早于90年代初期开展VATS肺叶切除术,国内自90年代中后期在少数医院开展, 至今已逐渐展开。
Mckenna等于2006年报告最大一组VATS肺叶切除术(1100例),7例需中转开胸止血,%,术后平均住院日仅为三天,%。
近期亦有报告Ⅰ 期肺癌VATS肺叶切除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76%以上,显示出其对于早期肺癌的治疗优势。
适应证与优势
适用于Ⅰ期肺癌及良性疾病需行肺叶切除患者。
手术创伤小,可达到真正微创目的。
可获得标准治疗效果,可完成系统性纵隔淋巴结清除不需肋骨牵开,术后疼痛明显减轻。
属于外科治疗方法的优化与进步。
学习曲线与经验
标准后外侧切口开放手术→ Muscle sparing 切口→完全VATS肺叶切除。
需有熟练的开放手术技术和经验。
依据临床分期进行外科治疗个体化选择。
手术创伤与治疗效果需兼顾与平衡。
完全VATS肺叶切除
完全VATS肺叶切除技术方法
1个4-8cm 的主操作孔,2-3个
非肋骨撑开及离断胸壁肌肉
实施解剖性肺叶切除及系统性淋巴结清除术
解剖性肺切除外科处理
全肺切除术
肺动脉
上肺静脉
下肺静脉
主支气管
肺叶切除术
上或下肺静脉
肺动脉肺叶分支
叶支气管
叶间肺裂
病人置于侧卧位
手术步骤 - 镜入孔的位置
电刀切开胸壁各层结构,壁层胸膜常用钝性分离的方法穿透
通过胸腔穿刺器置入胸腔镜,进行胸腔内的探查
手术步骤 - 操作孔的位置
主操作孔位置:腋前线第四或第五肋间3-5cm
副操作孔位置:肩胛线第八或第九肋间2cm
插入套管,可经套管插入操作器械,进行胸腔内病变手术
产品:
柔性穿刺器
FP015/FP020
手术步骤 - 确定病变
在确认肺内病变后,用肺镊,抓钳,或卵圆钳去抓取包含病变的肺组织
手术步骤 - 切除或横断标本
将腔内切割缝合器张开的钳口置于病变下面的组织周围,完成第一次击发
第二次击发时,开口的末端在可视的情况下移过带有第一次击发的缝钉线的组织边缘处,完成第二次击发
附加的击发是根据被切除组织(标本)的大小决定的
产品:
腔內直线型切割缝合器
EC45/60 EC45A/60A
PEF45/60 ETS35/45/60
手术步骤 - 标本的取出
标本置于标本袋内主操作孔中取出
主操作孔可以依照标本的大小扩大
当怀疑是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