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颈性眩晕与耳石症.docx

格式:docx   大小:12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颈性眩晕与耳石症.docx

上传人:hh思密达 2022/6/27 文件大小:1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颈性眩晕与耳石症.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颈性眩晕与耳石症
  关键词 颈性眩晕 针灸 正骨      颈性眩晕又称椎动脉型颈椎病,笔者近年来采纳针灸加正骨治疗该病116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16例均经X线等检查,诊断参照其次届 颈性眩晕与耳石症
  关键词 颈性眩晕 针灸 正骨      颈性眩晕又称椎动脉型颈椎病,笔者近年来采纳针灸加正骨治疗该病116例,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16例均经X线等检查,诊断参照其次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拟定的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以头痛、头晕为主诉,TCD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X线摄片或MRI提示有异样变更。同时解除耳源性眩晕、眼源性眩晕、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所致的眩晕。其中男性48例,女性68例,年龄30~65岁,病程14天~6年。随机将116例分为针灸加正骨组(治疗组)和针灸组(比照组)各58例。两组患者资料基本相像,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①针刺:取穴为颈2~颈4夹脊穴、阿是穴、百会、天柱、率谷、风池、列缺;针刺操作:用0.30mm×50mm毫针,天柱、风池穴进针约0.8~1寸,捻转得气后,使针感向上传导;颈部夹脊穴针尖向棘突方向斜刺,提插得气;百会、率谷用平补平泻。针灸治疗每周3次,6次为1疗程。②正骨:针灸治疗结束后,患者取端坐位,头稍后仰,向患侧旋转,术者站于患者后方,一手拇指将其次颈椎棘突向前顶按,另一手肘部托起患者下颌部,手掌绕过对侧耳后,夹住其枕骨。先拔伸颈椎,拔伸力度因人而异,在拔伸的基础上再向患侧旋转。手法要轻,切忌过大。常可听到“喀哒”一声或拇指下有棘突的跳动感。每周1次,2次为1疗程。   2.2 比照组:仅作针刺,取穴、操作方法均同上。   2组患者均在治疗2个疗程后视察评价治疗效果。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痊愈:临床症状与体征消逝,能正常工作和劳动,随访3个月未复发,TCD提示椎-基底动脉血供正常。显效:临床症状与体征大部分消逝,能参与一般劳动,TCD提示椎-基底动脉血供接近正常。3个月随访时轻时重。无效:临床症状无缓解,不能正常劳动,TCD提示椎-基底动脉血供无明显好转。   3.2 治疗结果:见表1。两组疗效差异有意义(u=3.7278,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组颈性眩晕症状及TCD检查结果有明显改善。         4 体会      在传统医学中,本病归属“眩晕”范畴,多因风寒、劳损、外伤等诸多因素造***体营卫气血、脏腑经络失调所致。风池为治风要穴,针刺之对脑血管的舒缩状态有较好的双重调整作用,可显著改善脑部血液循环。针刺颈夹脊穴,可以调整病变受累的组织结构以及局部的神经、血管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