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产后出血的药物治疗的论文摘要: 产后出血首选药物治疗,及时有效的使用药物,一方面可以减少产妇的产后出血量,另一方面可缩短第三产程,具有方便、安全、高效的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本文将药物治疗产后出血作一综述。关键词: 产后出血;药物治疗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中产科出血仍占首位,而产后出血又是产科出血的主因。出血在妇产科领域中是一个重要问题,必须提高警惕, 予以重视。产后出血首选药物治疗,现将其作一综述: 1 缩宫素传统预防产后出血的方法是注射缩宫素[1] 常规的方法是在持续按摩子宫的前提下,采用缩宫素静脉滴注、对子宫体直接肌肉注射及宫颈注射,使用时应强调剂量及浓度。周凤琴等[2] 通过脐静脉注射缩宫素,明显缩短第三产程,降低产后出血。但大剂量应用时可引起血压升高、水潴留;缩宫素的血浆半衰期为 1-6min ,持续作用时间短且存在个体差异,一旦停药,作用立即消失。因此,人们需要一些效果更好、副反应少的药物补充或替代缩宫素。 2 前列腺素衍生物及钙剂 2. 1 前列腺素 e(pge) 衍生物: 近年来发现米索前列醇有很强的子宫收缩作用,被推广用于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3] ,它对子宫的收缩作用强于缩宫素,应用米索前列醇比缩宫素防治产后出血效果显著[4] 。. 米索前列醇是一种新型的口服前列腺素 e1 的衍生物,它是在天然的 pge1 化学结构上经过两次改造而成[5] ,其效果较 pge1 增大了 35 倍,并且克服了天然 pge1 作用时间短、副作用多的缺点[6] 。其缩宫效果好,个体差异较小,在给药后 15min 血浆活性代谢产物达峰值, 120min 开始迅速下降,其血浆药物半衰期为 1. 5h ,对子宫的收缩作用起效时间短,持续时间长,能有效解决产后 2h 内出血问题,即使缩宫素无效时仍能发挥较好的促宫缩作用[7] 。另外, 米索前列醇还具有保存方便、使用简单、费用低廉、副作用少且对于高血压产妇也无禁忌的优点,作为一个有效的而又稳定的宫缩剂,米索前列醇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8] 。 前列腺素 f 衍生物: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含有天然前列腺素 f2a 的 15 甲基衍生物的氨丁三醇盐溶液, l5 羟基用甲基取代后, 可对抗 15 羟脱氢酶对它的灭活作用,使半衰期延长,生物活性增强,从而使用药剂量明显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显著减轻[9] 。该药可使整个子宫平滑肌收缩加强,子宫内压力增高,创面血窦和血管迅速关闭,肌注后 15min 即达到峰值,作用时间可持续 2-3h ,临床上可用于治疗因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顽固性产后出血。杨国庆等[10] 对有产科剖宫产指征、具有潜在产后出血因素的高危产妇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宫体注射的方法防治产后出血,产后均可快速止血, 术后 2、 24h 的平均出血量也明显减少(p<0 . 01) 。 钙剂: 钙浓度是影响子宫收缩的重要因素。前列腺素与受体结合后能使钙离子不仅可以增加子宫平滑肌对宫缩剂的效应[1] ,还作为凝血因子直接参与胎盘床血栓形成。研究表明,血钙浓度降低可致宫缩乏力, 以原发性宫缩乏力最为明显,补充钙离子可增加子宫平滑肌收缩,缩短产程,防治产后出血[12] 。补钙显得尤为重要。常用的是葡萄糖酸钙。 3 垂体后叶素温兰英等[13] 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给予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预防产后出血,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