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寻找心灵的一把钥匙.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寻找心灵的一把钥匙.doc

上传人:十二官 2022/6/27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寻找心灵的一把钥匙.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寻找心灵的一把钥匙
【摘 要】谈话是师生之间心灵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更是班主任走向专业化的一项最基本的技能。因此,与学生谈话是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门必修课,它蕴含着丰富的技巧和方法,是一门高超的艺术。谈话前的准备、谈话中的艺术、谈。学生都是很敏感的,如果教师找学生谈话不从学生角度出发,角色不平等,纵然你谈得再好,学生從一开始就封闭心门,甚至师生产生较深的矛盾。
。不同学生的问题是不一样的,班主任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地谈话。不难发现,许多班主任找学生谈话的内容都是千篇一律,好像不管是什么样的学生或问题,都拿自己已经建立的“标准化”说教模式“教育”学生。谈话内容固步自封,又谈何效果?很多高中生身体成熟,但心理尚未成熟,学生犯错误也正常,班主任要善于引导,慢慢来。
。师生谈话方式多样,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谈话方式。有时候班主任应该是倾听者、设问者,更应该是引领者。但现实中较多班主任与学生的谈话方式过于单一。班主任在指出学生问题的时候应更多思考如何帮助学生改进或解决问题,只要班主任善于思考,多了解学生,方法有多种多样。
(三)谈话后存在的问题
。学生的很多问题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光靠一两次谈话难以全面解决问题,况且很多学生的问题都有一个反复的过程。因此,不论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是否成功,都应该及时“跟踪”,确保谈话效果最大化。因为很多时候学生的问题不是只靠几次谈话就能解决的。 。谈话结束后,许多班主任总是缺乏思考谈话的结果。为什么会成功?为什么会失败?是不是可以有更好的谈话方式、内容?其实谈话方式无定法,但如果缺少反思精神,我们的成长必然受阻。
。很多班主任不仅懒得思考,更懒得动笔。教育过程中写随笔、感悟、日记都特别重要,谈话记录也是如此。一个有心的班主任应该是善于积累教育过程中的点点滴滴,这不仅是班主任的一笔宝贵财富,更是专业成长的一门必修课[3]。
二、班主任与学生谈话中的实践与探究
【案例3】2016年,刘老师担任高三班主任,一日他通过任课教师反应并了解到本班吴同学和隔壁班徐同学在谈恋爱。刘老师知道情况后并未及时找吴同学谈话,他先是观察了几天。通过观察发现吴同学确实这几天有点“魂不守舍”,尤其是每次晚三自习结束后,她会主动跑到隔壁班找徐同学问题目,表面问题目,实则是以“约会”为主。
刘老师有个习惯,基本每天会找同学谈话,谈话内容很随意。这两天他有意找吴同学一个寝室同学谈话,通过侧面又“无意”之中了解了吴同学一些信息。刘老师也通过其他渠道了解了吴同学家庭情况,父母离异,孩子情感丰富,性格内向忧郁,家庭缺少温暖。
等时机差不多时,刘老师在某天中午的操场上“遇到”了吴同学。他微笑对吴同学道:“吴同学,来,陪刘老师聊聊。”吴同学欣然答应。
那天中午,刘老师和吴同学聊了许久,他们在操场上不知逛了几圈。事后据刘老师反映:虽然她暂时无法解决吴同学的“情感”问题,但通过那次谈话他了解了吴同学许多的信息。而且,刘老师和吴同学自那次以后有一个“约法三章”,其中有一条就是吴同学每周某个固定时间向刘老师“汇报情况”。刘老师每次与吴同学“谈话”结束后都会记录一些内容,高考前一个多月,刘老师整理了谈话内容并写了一份长信给吴同学。吴同学读到刘老师的那份信后哭了好久,之后,她发奋学习。
最后,吴同学以优异成绩考入一本院校。两年后她打电话给刘老师,说她和徐同学已分手了,电话里她很坦然,也难忘刘老师与她的“约法三章”,她告诉刘老师,您是我这辈子影响最大的好老师。她告诉刘老师 :“始终会谨记您的教诲,好好努力学习和生活,找到自己的真爱。”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成功的谈话案例,虽然刘老师当时未能彻底“解决”吴同学的恋爱问题,但刘老师的教育思想对吴同学的影响是深远的。当我们反过头来看刘老师与吴同学的谈话过程特别值得我们思考。无论从谈话前的准备、谈话中的技巧与艺术,特别是谈话后的跟踪记录都体现了刘老师高超的谈话艺术的魅力[4]。
(一)谈话前要合理布局
——有的放矢。一般情况下,班主任找学生谈话前尽量充分了解学生的信息。如该生性格特征、家庭情况、行为习惯等等,做到心中有数。对于能言善辩的学生,我们在谈话前要充分掌握好事实依据,以理服人;对于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我们要平等对待,以情动人;对于性格多疑的学生,我们要特别诚信对待,以诚待人。另外,谈话前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根据不同的谈话目的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掌握情况来开展下一步工作、解决问题来化解矛盾、鼓励进步来激发向上、布置工作来明确责任等。总之,对于不同的学生和问题进行谈话都需要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