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doc

上传人:wxc6688 2022/6/27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作者:
李白,字太
------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
选自《李太白全集》
**王昌龄,字少伯,唐代诗人。
2、背景
天宝年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作者闻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表示慰问。
3、词义:
左迁:降职。 杨花:柳絮。 子规:杜鹃鸟。
五溪:五条溪水名。
4、译文
暮春时节,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条溪水;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5、主题:
表达了对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遭遇的感伤情绪。
6、赏析要点: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 句是:杨花落尽子规啼。
▲诗中写“杨花”“子规”的作用是什么?
(▲李白的这首七言绝句在前两句的写景中有什么特色?)
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节,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
“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
------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本诗首句通过各种意象,渲染出在暮春季节的一种哀伤、惆怅气氛,表达了作者悲苦、哀怨的心情。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1、请对“我寄愁心与明月”这句诗从修辞和作者情感表达两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本诗最后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抒发了作者对友人被贬远行的忧虑关心之情。
▲2、诗人为什么偏要寄愁心与明月?
------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来源网络,仅供参考
答:因思念之情往往是夜间最为浓郁,由月的阴晴圆缺,最易想到人的悲欢离合。                                
因为月照中天,千里可共,作者寄情于月,朋友见月如见作者。
▲3、“我寄愁心与明月”,李白因何而愁?有愁不向人当面说,却要“与明月”,又是为什么?
答:因朋友王昌龄“左迁”(贬官)而愁。 作者并不在朋友身边,“闻”、“遥”可证。
7、艺术手法:
*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表达了对朋友的真切关怀,也展示了诗人飘逸豪放的性格。
*运用浪漫主义手法,凭借想象让自己的心独立于身体之外,或随狂风,或随明月,飞向远方,于浪漫的想象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