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头道沟隧道工程施工和监控量测的实习报告
概述
大学的两年学习生活已经结束,我们各自带着自己的行囊纷纷踏进施工现场,早已向
往将自己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当中。我被调到中铁十九局的头道沟隧道现场,在这里的施工
现场感官的破是指爆破后断面轮廓整齐,超挖和欠挖符合规定要求的爆破,其主要标准是:
①开挖轮廓成形规则,岩面平整;
②岩面上保留 50%以上孔痕,并无明显的爆破裂缝;
③爆破后围岩壁上无危石。
在本工程中,采用长台阶法施工,当上台阶初支稳定后方可进行下台阶施工,此外上
下台阶的距离不得小于 50 米,上台阶采用钻孔台车转眼装炸药(如图 1),待装药完成之后台车用装载车拖出 100 米左右后爆破,然后用反铲挖掘机排危、出渣。对于上台阶来说,由于该隧道位于城区人口活动频繁地带,且埋深较浅( 10~50 米)地表建筑物较多,所以需要严格控制爆破震动对地表的扰动,所以爆破工程采取了少药量、分批次(掏心炮与边
炮分开放)、打减震孔等减震措施。
开挖下端面时,其炮眼布设方式有两种:平行隧道轴线的水平眼和由上台阶向下钻的竖直眼,前一种方式的炮眼主要布设在设计断面轮廓线上,能有效的控制开挖断面;后一种方式的爆破效果较好,但爆破时石渣飞出较远,容易打坏机械设备,实际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初期支护
喷射混凝土是
利用高压空气将掺
图 2 初期支护型钢拱架(左) 、钢格栅(右)
有速凝剂的混凝土混合料通过混凝土喷射机与高压水混合喷射到岩面上迅速凝结而成的,锚喷支护是喷射混凝土、锚杆、钢支网喷射混凝土等结构组合起来的支护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围岩稳定状况,初期支护采用锚喷支护中的一种或几种结构的组合,在本工程中围
岩较好的地段采用钢格栅配合锚杆、钢筋网片(如图 2)锚喷支护,在围岩较差的地段(如
软土、渗水严重地段)采用型钢拱架配合锚杆、钢筋网片加强锚喷支护(如图 2)。锚喷支
护结构既是光面爆破完成后的初期支护结构,又是二衬完成后配合二衬共同受力的永久结构。隧道爆破之后,围岩松动,开始变形,初期的锚喷结构必须保证围岩变形的程度,同时保证围岩、喷层、锚杆之间具有良好的粘结和接触,使三者共同受力。
钢筋工程
钢筋工程是钢混结构中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钢筋质量和加工的好坏可能直接影响到结构的承载能力,提前预制好的钢筋必须堆放整齐、有序,并注意防止雨水侵蚀,当钢筋表面有铁锈时为了保证其与混凝土的链接力必须除锈,在施工现场通过观察之后总结如下:
① 相邻钢筋接头必须错开(如图 3),即相邻钢筋的搭接长度必须大于 50cm;
② 钢筋在拱脚处连接采用焊接连接和螺栓链接交错的连接(如图 3),其余地方钢筋的连接采用机械连接,钢筋接头处的螺纹不能外露到套筒之外;
③ 对于隧道二衬的钢筋(如图 3)必须成弧线形,对接处不能有折点,充分发挥钢筋
图 3 拱脚处预埋钢筋(左)、拱脚处二衬钢筋连接(中) 、二村钢筋(右)
的抗压强度;
④ 在浇筑混凝土前钢筋和钢模板必须除锈。
⑤ 双支封闭式箍筋的弯起角度是 135 度,单支箍筋的弯起角度是 180 度,钢筋断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