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分享活动研究
摘要:
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定义和培养有了新的要求,其中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正是为了更好地培养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才,这就要求一线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注重通过各种途径渗透和实现对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相关素养。正因如此,笔者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是校方还是任课教师都需要看到道德与法治教学对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意义,尤其是其中的探究与分享活动所具有的重要价值,这能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认识到探究与分享活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笔者认为,较之于其他学科,道德与法治教学应该更倾向于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尤其是对身处于时代变迁迅速、信息网络技术影响广泛的当今时代,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若不注重对学生思想和认知的积极引导和培养,就极有可能让学生因各种不良信息的影响而产生错误的认知,这既不利于青少年自身的学习和健康成长,也难以让青少年在今后承担起民族复兴的大任。而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通过探究与分享等活动的开展,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和真切体验,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是非善恶辨别能力,帮助其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并努力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践行正确的价值行为;从社会层面而言,也能增强初中生对国家和民族的政治认同感,使初中生更好地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有信仰有法治意识、敢于创新探索、懂得参与合作的现代公民。
,提升活动质量
活动的设计在探究与分享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活动设计的质量、活动的组织开展情况直接影响着探究与分享活动的效果呈现和目的能否得以实现。为此,笔者建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从以下方面注重探究与分享活动的设计及质量提升:第一,立足教材、结合学情,对探究与分享活动进行或筛选或完善。我们知道,道德与法治人教版教材在设计过程中围绕具体的教学内容一般都设置了相应的探究与分享活动,如《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材第一课《青春的邀约》中就设计了如下的探究与分享活动,即让学生“分别从运动、娱乐、学习、社会实践等方面说说你所体验到的青春活力,用图片或讲述的方式与同学分享”,这为我们组织探究与分享活动准备了一定的条件或素材。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是否完全按照教材中设计或要求的探究与分享活动来组织教学呢?在笔者看来,答案是否定的。其原因就在于,每一位道德与法治教师由于所处的地区学校环境等不同,所面对的具体学情也是不一样的,教材只是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活动设计或方向性要求,在实际的教学中,更需要道德与法治教师结合实际学清对教材中安排的探究与分享活动大胆地进行创新设计。如笔者在进行上述探究与分享活动的分享环节时,结合所任教班级大多学生较为熟悉电脑操作且爱好表演的特点,就鼓励学生尝试使用除了教材提及的图片或讲述之外的方式进行分享,为此部分学生采用了多媒体形式进行展示,也有部分学生采取小品、情景剧或相声的方式分享了自己在生活中所体验到的青春活力,活动开展在整体上取得了较好地效果。换言之,在面对教材中设计的众多探究与分享活动时,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及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教学内容的需要对相关活动有所筛选,并给予必要的补充和完善,以更加契合学生的认知理解基础和教学需要。第二,明确探究与分享活动的主题与目的。在日常教学观察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场景,即表面看来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参与状态积极、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