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慢性胆囊炎的症状 [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86例疗效观察].docx

格式:docx   大小:13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慢性胆囊炎的症状 [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86例疗效观察].docx

上传人:mama 2022/6/30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慢性胆囊炎的症状 [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86例疗效观察].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慢性胆囊炎的症状 [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86例疗效观察]
  摘 要 目的:视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患者进行辨证治疗;均15天为1个疗程,连服2~3个疗程。结果:显效62例,有效21例,无效3慢性胆囊炎的症状 [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86例疗效观察]
  摘 要 目的:视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患者进行辨证治疗;均15天为1个疗程,连服2~3个疗程。结果:显效62例,有效21例,无效3例,%。结论:辨证治疗慢性胆囊炎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 慢性胆囊炎 辨证论治 临床视察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86例病人均符合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46例。女40例,年龄21~75岁,病程5个月~11年,单纯性胆囊炎56例,合并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胆道蛔虫等共30例。86例病人中均有反复发作的病史,临床表现均有持续性右上腹难受,可放射至右肩背且高脂餐后难受加重,或伴腹胀、胃灼热、嗳气吞酸、恶心等其他消化道症状。查莫菲征属阳性或可疑阳性。协助检查,B超诊断率可达90%以上,可见胆囊边缘毛糙、增厚或胆囊变形。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新药(中药)临床探讨指导原则》[1]拟定。①持续性右上腹钝痛不适,伴有右肩胛区难受;②有口苦、嗳气、反酸、腹胀和胃部灼热等消化道症状,进食油腻后加重;③病程长,病情经过有急性发作和缓解交替的特点;④胆囊区有轻度压痛和叩击痛;⑤胆汁黏液增多,白细胞成堆,细菌培育阳性;⑥B型超声波可见胆囊壁增厚,胆囊缩小或变形,部分可见胆结石。   疗效性观测:①胁痛、呕吐、黄疸、大便等改变;②腹部体征;③血常规、血清胆红素;④胆囊B超;⑤必要时行X射线或胆道内镜检查。   辨证分型:①肝胆湿热型:共28例,%。症见右上腹灼刺痛,胸闷口苦,恶心欲吐,厌油腻食,或兼发热,或兼身目黄疸,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②肝气郁结型:共24例,%。症见胁肋胀痛,或左或右,或两胁均痛,部位走窜不定,甚则引至胸背肩臂,发病轻重每与情志因素有关,或伴有胸闷不适,嗳气频作,妇女可兼乳房胀痛,舌质红或质黯,苔白或白腻,脉弦或弦细。③气滞血瘀型:共15例,%。症见胁痛经久不已,其痛如刺,部位固定,入夜尤甚,食欲不振,口千舌燥,舌质红或质黯,或有瘀斑,苔黄,脉细涩。④脾虚湿阻型:共10例,%。症见上腹隐痛,胸闷腹胀,纳差便溏,四肢倦怠,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厌食油腻,舌苔白腻,舌体胖大,脉濡缓。⑤肝胃阴虚型:共9例,%。症见上腹或右上腹隐痛,缠绵难愈,口干咽燥,心中烦热,头晕目眩或口苦心烦,纳差干哕,舌红少苔,脉弦细或数。   治疗方法:①肝胆湿热型:治宜清肝利胆,调气和络。方用茵陈蒿汤合大柴胡汤加减。药用茵陈、栀子、黄芩、柴胡、白芍、枳壳、木香、蒲公英、金钱草、郁金、延胡索、川楝子。②肝气郁结型:治宜疏肝理气和络。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用柴胡、白芍、枳壳、姜黄或郁金、延胡索、茵陈、金钱草、木香、青皮。③气滞血瘀型:治宜理气通络,活血化瘀。方用复元活血汤加减。药用柴胡、当归、红花、穿山甲、大黄、桃仁、延胡索、川楝子、金钱草、丹参。④脾虚湿阻型:治宜健脾化湿。方用六君子汤合胃苓汤加减。药用金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