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国际经济、政治的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俄罗斯国际力量的激烈竞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受到抑制和削弱。
(2)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为推动国际旧秩序向新国际的转换,国际社会的主要方面纷纷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尽管分歧甚大难以弥合,但是,国际社会终究要在新的国际形势下,探讨适应新的格局的国际关系准则和行为规范,创立或改造国际关系的协调保障机制;建立国际新秩序,这是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是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国家或力量都不能阻挡的。
(3)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多极化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反映了大多数国家的意愿。当今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是美、欧、日、俄、中等国际力量相互制衡、没有哪种力量能够控制世界为所欲为的多极化;是摒弃强权政治、遏制霸权主义、有利于广大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权益和谋求经济发展的多极化,是承认世界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多样化、积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多极化。正在形成的多极世界格局具有的历史进步性还表现在发展中国家日益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冷战结束后的多极化发展并不仅仅局限于大国之间。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增长和他们的团结合作也是多极化的一个重要表现。这些对于世界和平与发展都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三、现实国情的发展
(一)经济与政治的发展
(二)文化与科技的发展
(三)人口与劳动力的发展
(一)经济与政治的发展
(1)经济总量增长迅速
我国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1979-2009年),%,2009年中国GDP为49093亿美元,居世界第三。2010年上半年中国GDP已超过日本,现居世界第二。
(2)人均占有量少
中坐”,并不代表中国已跻身发达国家行列。中国的人均GDP只有约3600美元,排位在世界一百位之后。
(1)民主制度不断完善
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体制机制改革缓慢
20多年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还应看到,与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相比,体制机制改革缓慢。政府间管理体制改革在曲折中前进,党政领导体制改革、决策机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建设则显得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选举民主仍停留在村(居)民自治层次上,公民参与制度化水平较低等等。
(二)文化与科技的发展
,但产业化程度低
,但产业化程度低
(1)文化不断发展
我们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文化不断发展。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效明显,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迅速,电影、电视、文学作品不断涌现,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要正日益得到满足等。
(2)文化产业化程度低
由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起步晚,而且对文化产业化的认识上还存在分歧,致使我国文化产业化程度还比较低。由文艺演出市场、电影电视市场、图书音像市场、文化娱乐市场、文化旅游市场、艺术培训市场、广告传媒市场等门类构成的文化市场框架体系才初步形成。
(1)中国科技明显进步
全社会科技投入强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专利、论文等科技产出规模继续扩大;高新技术产业化进展迅速,高技术产品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有一定程度改善。
(2)自主创新不够
自主创新不够 ,主要体现在:
第一,中国自主创新的创新激励机制中存在问题。
第二,市场化程度低。
第三,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仍然不够。
第四,国家创新体系不完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