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幼儿园大班教研组工作总结
一、让理论学习更具实效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只有树立好正确的教化理念,才能有效开展各项活动。理论学习有利于帮助老师树立正确的教化观念,帮助老师形成与正确教化观念相吻合的教化行为策略,为更好的带领一日活动供应基讨中感悟学习的真谛
21世纪是学问与信息的时代已成为共识,教化信息的接受,确定着老师思维的敏捷和教化观念的转变,而只有不断地、主动地学习才是接受信息的最佳途径。
在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中,我们组新增了“向你举荐”的活动内容,旨在变更以往由组长一人来选择、确定学习的内容,而是由每一位组员通过自身的学习、理解,然后将有所感悟的文章举荐给同伴。这样不仅促使老师主动地去查找信息、自学理论,而且也大大削减了小教研中理论学习所占的比例,让老师们能有更多的时间去探讨、解决一些教学中存在的实际性的问题。一学期下来,我们共收集了《蒙氏教化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如何恰当的组织小组探讨》、《大班幼儿社会性实力的界定和框架》等近十篇理论资料。大家在收集、举荐、沟通、共享的过程中提高了学习的自主性,也体验到了学习所带来的欢乐。
二、大胆尝试、自我挑战,在实践中落实教化的理念
正如前面所说的,学习确定着老师思维的敏捷和教化观念的转变,而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必定会带来行为的创新,可一旦到了详细实施的时候又难免会“穿起新鞋走老路”。这就须要我们能够大胆地尝试,不断地通过实践来发觉问题、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
应当说我们的组员参加实践的主动性还是很高的,本学期中有三人五次进行教研组和园内外的实践活动。其中,xx老师为了多给自己一些实践、熬炼的机会,还在期末主动请缨,对全园老师开放了教学活动。虽然给自己添了不少的“麻烦”,但她从活动后同伴们的评析中获得了很多珍贵的看法,对进一步提高自己教化实践的实力起到了很大的帮助。
此外,我们组结合“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这一重点,策划、组织了“重阳节知多少”、“小小送报员”、“‘迎新年·献爱心’小小拍卖会”等幼儿社会实践活动,带领着孩子们走出幼儿园,走向社会。这些实践
活动不仅促进了孩子们的健康发展,我们老师也从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学问,更把幼儿园、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大教化观落到的实处。
三、合作探讨、相互质疑,在反思中提高评析的实力
老师间的合作研讨可以增进老师彼此间的了解,强化老师的合作意识,发展老师的反思实力。
每次教研活动的时间,我激励老师将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或一些有价值的内容提出来,作为探讨探讨和反思的议题。然后各自充分阐述自己的见解,听取其他老师的看法。当然,有时看法会有分歧,但就是在这种冲突与争辩中,在沟通、互助、共享中,老师们有了更多的新的相识。
同时,“今日我来当组长”的活动形式为每一位老师供应了组织评析的机会,使大家能够运用已有的理论学问,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分析老师在实践中的教化行为。然后通过研讨、质疑提高反思和评析的实力。在这样一个合作研讨的氛围中,有一位老师针对教研重点,制定了《大班幼儿任务意识及完成任务实力的调查探讨安排》,希望自己能以科学的方式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