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3
文档名称:

最新-最全江干区重点产业发展规划.doc

格式:doc   页数:3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最新-最全江干区重点产业发展规划.doc

上传人:908163988 2014/12/25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最新-最全江干区重点产业发展规划.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江干区重点产业发展规划
(2012年-2016年)
依据《江干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江干区打造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中心区五年行动纲要(2012-2016年)》、《江干区建设浙商总部中心战略规划(2012-2016年)》等规划纲要进行编制,并与《江干区商贸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江干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江干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0-2012)》等产业规划相衔接,结合全区产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
(一)过去五年产业发展情况回顾
区第八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应对严峻挑战、经受重大考验的五年,也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五年。五年来,全区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坚持规划引领、产业扶持、载体创新,有力推进城郊型经济向城区经济转变。五年来,全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11年,,较2006年实现翻番,%,,,,%、%。,五年累计突破1200亿元,居全市主城区首位。
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服务业主导地位不断巩固,十大产业增加值占全区GDP比重32%。产业布局初步成型,采用行业集聚、空间集中的发展策略,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东方电子商务园、三里亭建筑设计街区集聚态势良好,信息软件、文化创意等特色产业集群成型,新城商圈、庆春商圈影响力、辐射力逐步增强。产业政策不断优化。出台《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构筑中心区产业体系的若干政策意见》(江委〔2011〕1号)、《关于支持浙商创业创新打造浙商总部中心的若干政策意见》(江委〔2012〕50号)等新一轮产业扶持政策,设立专项引导资金用于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重点项目建设。
(二)发展机遇和挑战
未来五年是江干区建设国内一流中心城区的关键时期,江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正确认识与评估江干发展中的有利因素与困难挑战,科学规划并制定江干未来发展战略,是实现江干区跨越发展的前提条件。
一是江干区功能定位为产业发展提供规划支持。杭州是长三角南翼的中心城市,而江干区又是大杭州的几何中心,是联系杭州主城、下沙与余杭区的枢纽,也是未来杭州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是未来人才、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等资源集聚的中心高地。同时江干交通区位优势集聚,区内有多条高速公路、快速路,各级道路四通八达,联系省内外以及各个副城;拥有汽车客运中心、铁路枢纽中心等交通枢纽,提升城区经济的辐射能力;另外,地铁一号、二号线均经过,并设有多个站点,方便居民出行,同时带动沿线居住、商贸的发展。
二是城市化推进为产业发展提供空间支持。经过“十一五”期间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江干区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展开并陆续交付使用,钱江新城、城东新城等城市新中心区框架已经基本成型,大量高端楼宇已经落成并投入使用。预计未来5年将新增楼宇商业面积600余万平方米左右,楼宇存量将占到全市的1/3,位居全市第一,增量更是遥遥领先,为以楼宇经济为载体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江干区土地资源丰富,今后五年,仅区本级可供出让土地总量还将达4000余亩。土地、楼宇空间的支撑能力在杭州主城区也是首屈一指。
三是民营经济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资本支持。民营经济是江干经济的主体。民营企业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灵活的市场机制以及强韧的竞争力与生存能力,保证了江干民营经济的高度发达。先后有8家企业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5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56家企业创建为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民营企业实现增加值占全部企业GDP总量、利税总额占约全部企业利税总额、民营企业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约占全部企业从业人数分别达到了60%、70%、88%,江干民营经济稳定发展也为我区加快重点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支撑和持续动力。
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要清楚地认识到,在日趋激烈的资源、技术、人才竞争的环境下,江干经济的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一是经济大环境复杂。世界经济的大趋势虽然处于逐渐回升中,但全球经济中一些不确定因素还将继续影响经济复苏进程,对产业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形势变化,外部投入可能面临不足,国家对房地产业的调控力度加大,也会对产业造成影响。周边竞争日趋激烈。萧山、余杭、滨江、西湖等其他兄弟城区的同质竞争可能会抵消江干发展的比较优势,江干必须抢抓机遇,发挥后发优势。
二是产业基础比较薄弱。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尚未形成,金融服务、先进制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