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石佛寺水库生态旅游开发研究的论文摘要: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专项自然旅游, 是旅游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和以大众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过对石佛寺水库自然与人文条件的分析, 确定水库生态旅游在水库大坝、水库中心运动区、水库度假区以及水库沿岸休憩区的发展方向。通过对水库全方位地生态旅游发展方向的分析, 确定了各发展方向的具体开发项目。设计与开发成果对相似水库开发也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对水库大坝、库区内人工岛。关键词: 生态旅游开发石佛寺水库中图分类号:tv6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098x(2011)03(c)-0002-01 1 研究区概况石佛寺水库位于沈阳市新城子区黄家乡和法库县依牛堡乡, 距沈阳市约 40km 左右。从地理位置上看, 水库处于辽河冲积平原的北部, 与铁岭丘陵之间的过度地带。库区地势北高南低, 东西高, 中间低;由北向南, 由两岸向辽河平缓倾斜。水库主副坝均位于辽河冲积地层之上, 水库淹没区两侧地势低平, 为农田和村镇。水库坝址和库区地处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区, 其特点是寒冷期长, 平原风大, 降水集中, 年降水量 700mm 左右, 降水年际变化较大, 年内分配不均, 在冲积平原区内广泛分布有高、低漫滩及一级阶地, 地面高程小于 60~ 45m, 因此河道两岸筑有防洪大堤。平原区内亦有七星山、石家荒地后山、南山、团山子、西小河口后山、珠尔山等残山、岗地零星分布。由于石佛寺水库距沈阳、铁岭等大中城市较近, 具有开发旅游资源的优势, 加之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需求日益增长, 水库生态旅游的开发必将推动区域经济与休闲活动的发展。. 本文对石佛寺水库生态旅游开发的设计研究, 对石佛寺及其他相似水库的生态旅游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与参考价值。 2 生态旅游开发分析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专项自然旅游, 是旅游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和以大众旅游为特色的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湿地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主要类型之一, 湿地生态旅游是指旅游者以湿地作为观光、游览研究对象, 观察湿地的景观、物种、生境和生态系统等, 并维持湿地自然环境原貌的旅游活动。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宗旨是让游客认识湿地、享受湿地的同时提高湿地生态环保意识。湿地生态旅游是以生态旅游为目标, 使湿地旅游延伸为绿色旅游。湿地生态旅游的基本原则是: 人类与湿地乃是一种伙伴关系,应该共存共荣, 协调发展。石佛寺水库拥有 的水面, 将是游艇、垂钓、餐饮业等大展宏图之地; 库区近 3× 104ha 的滩地将成为郁郁葱葱的绿化带,与宽阔无垠、碧波荡漾的水面构成一体化的生态环境系统; 通过蓄水, 不但滋润了周边的小气候, 还将逐步形成与沈阳森林公园、怪坡、七星山等旅游景点为一线的新兴旅游区域, 成为沈阳经济发展的又一新亮点。在石佛寺水库湿地开展生态旅游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石佛寺水库湿地开展生态旅游不仅能满足湿地周边人们日益增长的回归自然的需求, 而且能有效地避免传统旅游开发给湿地所造成的生态破坏, 并能为湿地增加保护资金, 真正实现其教育功能, 提高整个社会对其地位和价值的认识, 从而促进湿地的可持续发展。因而适度开展石佛寺湿地的生态旅游, 不仅是湿地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最佳途径, 同时, 作为具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的湿地, 不仅是开展生物多样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