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DRFS 椎弓根系统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症作者:郭金刚,赵勇,王月光,丛萃【摘要】目的总结 DRFS 椎弓根系统治疗重度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 1999 年 11 月至 2006 年8月, 32 例重度腰椎滑脱症的病人采用 DRFS 椎弓根系统进行手术治疗,其中Ⅱ度滑脱 23 例, Ⅲ度滑脱 9 例。结果所有病人术后随访均超过 12 个月, 平均 36 个月。腰椎滑脱平均复位率 94 %,临床疗效评价优 18 例,良 10 例,可 4例, 优良率达 %。结论 DRFS 内固定系统有纵向撑开及滑脱椎体提拉复位的作用, 具有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复位好、脊柱融合率高、效果满意的优点。【关键词】 DRFS 内固定器;腰椎滑脱症;脊柱融合术重度腰椎滑脱症是指Ⅱ度以上的腰椎滑脱,临床症状较重,大多需要手术治疗。经后路脊柱内固定系统种类较多, 国内较常用的内固定系统就有 RF , AF , SF , Steffee , USS , 2 SRS , Teno r 等十余种。作者自 199 9年11 月开始应用 DRFS( 简称协和钢板) 内固定器治疗Ⅱ度以上的腰椎滑脱症 32例,疗效满意。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共 32 例,男 21 例,女 11 例;年龄 33~ 64岁, 平均 47岁。根据 Meyerding 分类方法,Ⅱ度滑脱 23例,Ⅲ度滑脱 9例。 L4 19例, L5 13例, 32 例均为真性滑脱。病程最长 12 年,最短 3 年,平均 个月。均有下腰痛,其中合并双下肢痛 18 例,单侧痛 14 例,有间歇性跛行 23 例,小腿后外侧及足外侧感觉减退 15 例,膝踝反射减弱 9 例, 7 例出现马尾神经症状。 治疗方法患者取俯卧位,采用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 腰椎后正中切口, 显露滑移椎及下位椎体的横突和关节突。先进行狭窄椎管彻底减压术, 然后在滑脱椎体及其下紧邻的椎体两侧椎弓根打入椎弓根螺丝钉。注意钉上的六角型钉座应大部分露在骨质外以利复位, 然后套上钢板, 有椎间隙狭窄者可将上方螺钉与钢板上槽空下端紧贴。先拧紧两侧下方凸型螺母, 使钢板上端后翘, 交替拧紧上方两侧凸型螺母, 使产生后提拉复位, 并产生解剖角重建腰椎生理性前凸, 3 最后作横突小关节后外植骨融合术。术后切口内负压引流 24~ 48h ,卧床 3 周。术后即练习直腿抬高,防止神经根粘连, 2 周后可进行腰背肌锻练, 3 周后带支具扶双拐练均滑脱率 36 %,术后平均复位率 94 %。随访 12~ 68 个月, 平均 36 个月。按照症状、神经功能障碍等综合指标评价临床疗效[1],优: 腰腿痛症状消失, 神经功能障碍完全恢复;良: 腰腿痛症状大部分消失, 偶有疼痛, 神经功能障碍大部分恢复;可: 腰腿痛症状减轻, 偶有疼痛, 但无需服止痛药,神经功能障碍部分恢复,但仍有麻木,间断疼痛及肌萎缩;差: 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加重。本组优 18 例,良 10 例,可 4 例,优良率 %,无椎弓根钉松动、拔出、断钉和断棒等并发症发生。 2讨论 DRFS 内固定系统的优点 DRFS 内固定器是在分析 RF 内固定物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改进和设计的。 RF 具有撑开复位功能, 且通过角度螺钉可重建和维持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