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河北定州中学高三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一-33-新民主主义
学案
一、五四运动
:1919年巴黎和会拒绝了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
?结合所学知识,辩证地指出国民革命运动的结局。
——国民大革命运动的四大特点
(1)革命任务:
(2)群众基础:
(3)指导思想:
(4)革命军队:
主题三 适合国情革命道路的探索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史料 毛泽东是一位杰出的共产党领袖,他无视莫斯科的第三国际,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他根据对农村的直接考察断定,占人口70%的贫农是“革命的先锋”,没有贫农便没有革命,这对莫斯科来说纯属异端邪说,但毛自行其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探究 依据史料,毛泽东“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是什么?为什么说“这对莫斯科来说纯属异端邪说”?如何评价“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
——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程
(1)中共一大:
(2)国共合作:
(3)南昌起义:
(4)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5)遵义会议:
(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四个转移
(1)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
(2)最高决策由错误到正确:
(3)革命中心由南方转移到北方:
(4)中国时局由内战转移到“外战”:
主题四 解放战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国共重庆谈判
漫画——重庆谈判
论从史出
(1)图片背景:
图示内容: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探索的特点
(1)国民大革命时期:
(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3)国共第二次合作:
(4)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1) → →
(2) →
题组:
1.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出当时 ( )
2.《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
”这一时局出现在( )
3. 1925年,苏联建立了为中国革命培养干部的莫斯科中山大学。1928年9月,苏联将莫斯科中山大学与莫斯科东方大学中国部合并,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苏联更改校名是基于中国( )
“围剿”失利
《纠正人们对“五四”运动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政治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
”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 )
《五四时期民主观念的演变路径》中提到:“在新文化运动向前推进的同时,国内外发生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改变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走势……民主观念又开始了新的转变”。这里“新的转变”是指( )
,陈独秀指出:“立宪政治在19世纪总算是个顶时髦
的名词,在20世纪的人看起来,这种敷衍不彻底的政制,无论在君主国、民主国,都不能够将人民的信仰、集会、言论、出版自由权完全保住,不过做了一班政客先生们争夺政权的武器。”这表明他 ( )
考点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