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货币政策面临拉锯尴尬
魏加宁 在货币政策方面,真正的压力不是来自中小企业“融资难”,而是来自地方政府和房地产领域。
当前中国经济走势,我认为主要面临着三种可能或风险。首先,如果当前的紧缩政策过于温和,将导致出现货币政策面临拉锯尴尬
魏加宁 在货币政策方面,真正的压力不是来自中小企业“融资难”,而是来自地方政府和房地产领域。
当前中国经济走势,我认为主要面临着三种可能或风险。首先,如果当前的紧缩政策过于温和,将导致出现“中国式滞涨”,而且首先面临的是一种“边际滞胀”,即增长逐步放缓,通胀居高不下。上世纪70年代美国出现过“滞涨”的情况。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宏观政策上长期实行凯恩斯主义政策;二是美国政府对企业的管制越来越多;三是在美国滞胀出现之前,约翰逊时期出台了大量的福利主义的措施,最后导致下岗工人所拿到的各种福利甚至高于在岗职工的最低工资。我认为,中国经济在方向上正朝着这三个方面走。当然,“中,但是可能首先面临的是“边际滞涨”的风险。这是第一种风险。
其次,如果紧缩政策的力度过大,就有可能出现经济增长速度迅速慢下来,物价也从通货膨胀迅速转向通货紧缩,使得资产价格的泡沫破裂,资产价格急剧下跌。也就是所谓“硬着陆”的问题。在中国现在的形势下,调控的力度非常难以把握,力度太温和了效果出不来;如果力度稍微大一点,就有可能出现急转直下的情况。这种风险也非常值得关注。
最后,还有一种风险是,如果有关部门顶不住压力,再度放松银根,就会导致增长速度维持在较高水平,同时通货膨胀迅速攀升,资产价格泡沫再次做大,房地产价格快速上升,将会制造一个更大的泡沫,这样做的结果是:将来的某个时候会出现更大的“硬着陆”。这种高泡沫风险不能说没有,如果说有关部门顶不住各种压力,现在就把银根放松的话,就会出现这种结果。
当然,经济“软着陆”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但这对于政府调控政策的灵活性和适当的力度都要求非常高,目前看来实现这种情景难度很大。
有人说,中国经济不用担心,启动起来很容易,只要放松银根,地方政府投资就会马上上来,增长不成问题。但值得注意的是,最新审计署公布的地方债务的信息,应当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如果再想像过去那样,放开手脚,让地方政府投资拉动经济,恐怕有个新的约束,这就是地方政府债务。
所以在宏观政策的取向上我们应当坚定不移。在货币政策方面,最近大家都比较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呼声很高,但我个人认为这只不过是个可以说得出来的理由,可以叫得响的理由。但真正的压力并不在这里。
真正的压力一是来自地方政府。这两年,有关部门实际上把地方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