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1 武汉城市圈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研究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低碳经济的相关理论和内涵,然后分析了武汉城市圈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 最后从政府和企业的角度,提出了武汉城市圈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 武汉城市圈低碳经济对策研究。低碳经济是发达国家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提出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从长远来看,低碳经济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 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从技术经济特征看, 低碳经济在实质上是提高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的问题, 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这一技术经济特性与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降低污染排放等做法是一致的。因此, 武汉城市圈应该以建设“两型”为契机,发展低碳产业,加快产业升级和产品、产业结构调整, 改善不合理的能源结构, 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在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下, 武汉城市圈应将低碳发展作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并将发展低碳经济。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一) 发展低碳经济与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发展形成良好的对接,成为互相融合的发展体 2 系。低碳经济是指: 在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前提下, 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尽可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实现经济和社会的清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这为武汉城市圈低碳经济发展模式提供了契机。(二) 武汉城市圈产业结构面临转型。武汉城市圈成为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战略实施, 意味着区域产业环境将持续发生重大变化; 区域体化发展要求产业合理分工和密切联系, 产业而临生态转型。 201 1 年, 武汉城市圈总人口为 3250 万人, 城市化水平为 % , 二次产业结构比为 : : 。目前, 就整个区域而言, 第二产业仍居重要位置, 产业比例严重失调。二、武汉城市圈资源型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现状分析。(一) 武汉城市圈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不利因素。 1 、面对日益增长的城市发展需求, 武汉市依靠自身的农业禀赋已经不堪重荷。武汉市的钢材、汽车、石化等产业发展较快, 对石化能源的需求量大, 加上国际油价变动等因素的影响, 使得石化能源用地方面出现较大赤字。由于支流的大面积污染, 依然存在水质性缺水的困境。草地、林地方面人均赤字较小, 则有利于绿化工作的开展, 有效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生态足迹方法较好地揭示出: 由于长时期对自然资本的高度依赖与不合理开发利用, 生态环境所受到的人为影响超出其承载能力, 导致自然资本存量状况在时间跨度内逐步恶化, 严重 3 影响武汉市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的建设,取决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把节能减排落实到实处,这是建设“两型社会”的一个必须的起点,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走向新型工业化。但以现有方式进行节能减排,任务仍很艰苦。 2 、武汉城市圈的市场和制度环境不完善导致圈内企业发展低碳产业面临一些难题。一是成本问题, 如果没有政府提供的价格、税收和财政补贴等政策支持,企业仅靠市场本身无法投资低碳产业尤其是可再生能源产业。而目前武汉城市圈对于可再生能源投资项目的财政补贴额度、比例都很小。二是融资难题。节能减排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