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膜法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doc

格式:doc   大小:47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膜法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doc

上传人:yjjg0025 2017/6/9 文件大小:4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膜法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膜法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研究马俊(天津工业大学) 摘要: 二十世纪是个资源短缺的时代,尤其是水资源,面对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人类把目光投向了丰富的海水资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本文介绍了海水淡化的发展历程,重点介绍膜法以及其中的反渗透法,海水淡化所面临的问题。关键词: 海水淡化膜法反渗透 水资源状况储存于地球的总储水量约 1386 ×10 亿立方米,其中海洋水为1338 ×10 亿立方米,约占全球总水量的 % 。在余下的水量中地表水占 % ,% 。人类主要利用的淡水约 35×10 亿立方米,在全球总储水量中只占 % 。它们少部分分布在湖泊、河流、土壤和地表以下浅层地下水中,大部分则以冰川、永久积雪和多年冻土的形式储存。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环境污染的严重化,能被人了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已经很少了。在这种大背景下,海水由于其丰富的储备备受人们关注。 海水淡化的发展历程联合国关于非常规水源的研究报告指出,从1950 -1985 的35年间, 海水淡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发现阶段、、冷冻、电渗析和反渗透. 在此后的 10 多年中蒸馏法和反渗透法则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年,全世界淡化水生产能力达到日产 2300 万m3, 2000 年则达到日产 2700 万m3, 平均以 7%-8% 的增长率攀升. 在这些年里全世界海水淡化装置的生产能力都是蒸馏法特别是多级闪蒸法占优势; 然而到 2001 -2002 年,反渗透装置总的生产能力已超过了任何一种蒸馏装置的生产能力, 而且反渗透和膜法的发展速度远比蒸馏法的速度快. 因此可以这样认为,从50 年代开始至今, 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势头又可分为两个阶段,即2000 年前是蒸馏法特别是多级闪蒸法为主的时代,而2000 年以后则是膜法特别是反渗透法为主的时代[1] . 经历的主要方法有以下三种: (1)多效蒸馏(MED )是最古老的淡化方法之一,就是让加热后的海水经过多个串联运行的蒸发器,将前一个蒸发器产生的二次蒸汽引入到下一个蒸发器作为加热蒸汽,并在下一级蒸发器中冷凝成淡水的过程。(2 )多级闪蒸( MSF ) ,其工作原理是将海水加热到一定温度后引入闪蒸室, 由于闪蒸室中的压力低于海水在该温度下所对应的饱和蒸汽压,故热盐水进入闪蒸室后成为过热溶液而急速的部分气化,热盐水自身的温度降低,所产生的蒸汽冷凝。多级闪蒸应用广泛,具有可靠性高、防垢性能好等优点;但同时也具有动力消耗大、传热效率低等缺点。 3) (3)反渗透(RO),它是一种膜分离技术,就是用一种分离膜,在一定的压力差下,使海水中的淡水河溶质达到分离的方法。由于该技术无相变、组件化、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耗电低,发展十分迅速[2] 。 ,受到各国政府和研究人员的青睐。膜分离技术是以选择性多孔薄膜为分离介质,使分离的溶液借助某种推动力(如: 压力差、浓度差、电位差等) 通过膜, 低分子溶质透过膜, 大分子溶质被截留, 以此来分离溶液中不同分子量的物质, 从而达到分离、浓缩、纯化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