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4
文档名称:

隧道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手册.docx

格式:docx   大小:555KB   页数:2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隧道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手册.docx

上传人:psy_678 2022/7/11 文件大小:55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隧道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手册.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Revised by Chen Zhen in 2021
隧道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隧道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手册

原因分析
① 测量放样不精确;
② 岩石隧道爆破施工不到位或围岩坍落;
③ 挖掘筋连接应牢固,防止外力作用脱落。
确保二次衬砌钢筋排距符合设计要求。

原因分析
黄土隧道采用养护液养护,喷射混凝土终凝后,混凝土表面布满灰尘,养护液涂抹存在困难,施工单位为了减少材料费和人工费不进行喷射混凝土的养护。
防治措施
喷射混凝土表面的灰尘用高压风清理,再进行养护液涂抹,加强现场监理检查力度。

主要成因
① 超挖或开挖后未及时进行支护导致局部的坍落,而施作喷射混凝土前又未按要求用同级混凝土进行回填密实;
② 拱顶喷混凝土由于是垂直作业,在自重作用下喷混凝土混合料易与接触面出现较大空隙,造成空洞;
③ 架设的钢拱架及钢筋网也阻挡喷射混凝土与围岩大面积接触,在其上形成混凝土壳体,因而造成空洞;
防治措施
① 首先要在开挖前加强超前小导管施工,开挖后尽快封闭掌子面,喷射混凝土前对超挖或坍落部位进行同级混凝土回填,再进行喷混凝土施工;
② 喷混凝土作业时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施作喷射混凝土;
③ 对在施工后产生的空洞,应采取打眼压浆处理,用水泥浆进行回填,以填补空洞,保证施工质量;

主要成因
① 锁脚锚杆(管)施作不到位;
② 开挖后由于围岩自稳能力较差导致围岩急剧变形或因岩石隧道掌子面爆破加剧围岩变形所致;
防治措施
① 加强锁脚锚杆施工;
② 施作大拱脚并做好围岩量测,及时了解围岩变形动态;
③ 拱脚以上1m范围内严禁欠挖并彻底清理虚渣,衬砌紧跟开挖面;
④ 爆破施工时保证施工间距;

主要成因
① 干缩裂缝的因素主要有水泥品种、用量及混凝土拌合物水灰比、骨料大小级配原材料的影响,另外还有施工温度对二次衬砌施工的影响;
② 荷载变形裂缝主要是仰拱和边墙的基础虚碴未清理干净,混凝土浇注后,基底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的,模板台车或堵头板没有固定好,以及过早脱模或脱模时混凝土受到较大的外力撞击等是产生变裂缝的原因;
③ 衬砌施工缝(接茬缝)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停电、机械故障等原因迫使混凝土浇注作业中断,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后,继续浇注,而先施工混凝土界面未进行处理便进行后续施工导致新旧混凝土接茬间产生裂缝;
防治措施
① 把好原材料质量关,施工中严格按配合比进行施工,并保证施工温度在允许范围内;
② 衬砌施工前保证边墙等基础部位无虚渣,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混凝土浇注施工工艺;
③ 在混凝土接缝施工时,严格按接缝施工工艺进行混凝土施工,在保证先浇注混凝土具有良好的重塑性时,加强接茬处混凝土的振捣;

主要成因
① 防水板焊接质量存在问题,或遭破坏;
② 中埋式橡胶止水带施工质量不到位;
③ 排水盲管或盲沟被堵塞;
防治措施
① 采用以排为主,排、堵、截相结合的综合治水原则;
② 每条焊缝均做充气压力检查;
③ 加强对防水板的保护,特别是二衬钢筋焊接施工时,应防止防水板被烧伤、灼伤,防止钢筋接头扎破防水板,混凝土浇注振捣时,尽量防止破坏防水板;
④ 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保持直顺,无损坏;
⑤ 正确施作排水盲管,做好防排水施工;

主要成因
①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② 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③ 下料不当或下料过高,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④ 混凝土未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⑤ 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⑥ 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⑦ 边墙脚约高反坡段振捣排气不好。
防治措施
① 二次衬砌模板拼装完成后,严格按照设计和规范要求进行模板检查;
② 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浇灌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防止漏振: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灌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
③ 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1:2或1:水泥砂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刷洗净后,支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筑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④ 加强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筑、振捣等工序质量控制;
⑤ 边墙脚约高反坡段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