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放射治疗计量学
第一张,共五十二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六
一、定义
(field)
由准直器确定射线束的边界,并
垂直于射线束中心轴的射线束平面
称为照射野。
点之间的剂量比值;
2、除物理定义不同以外,在临床应用中,也有很大区别,PDD主要应用固定源皮距(SSD)照射技术。其照射野的大小则在摸体表面。
第十一张,共五十二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六
3、PDD通常选择标准源皮距条件下的最大剂量深度做剂量参考点.
4、剂量参考点的几何位置不同即距放射源的距离不同。
比较:
1、组织最大剂量比(TMR): 描述的是空间同一位置(即距辐射源的距离相同)但处于不同深度的剂量比值。
2、临床应用中TMR 主要用于等中心照射技术,照射野的大小则以等中心的位置确定。
3、TMR以等中心位置正处于最大剂量深度时作剂量参考点。
第十二张,共五十二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六
5、 准直器散射因子Sc( collimator scatter factor)和
模体散射因子Sp(phantom scatter factor)
统称为总散射因子。
第十三张,共五十二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六
概念:
模体中某一点吸收剂量,是由接受两部分射线造成的:
①经由治疗机准直器准直入射的射线束;
②另一部分是由模体中产生的散射线。
准直器散射因子也称输出因子(output factor),
定义为空气中某一大小照射野的输出剂量与参考照射
野(通常10×10cm)的输出量之比。
第十四张,共五十二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六
⑴准直器散射因子反映的是有效源射线随
照射野变化的特点。
有效原射线:指原射线和经准直器产生的散射线之和。
⑵模体散射因子:
保持准直器开口不变, 模体中最大剂量点处某一照射野的吸收剂量, 与参考照射野(通常10×10cm)吸收剂量之比。
第十五张,共五十二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六
X (γ)射线照射野剂量分布的特点
一、X, (γ)射线百分深度剂量特点
PDD受射线能量、模体深度、照射野大小和
源皮距离 的影响。
临床放疗中,最常用的是Χ、γ射线。
例如:1、X射线治疗机产生的势能在400kV以下的中低能
X线,用来做浅表肿瘤的治疗等。
2、医用加速器产生的高能(MV级)X射线。
3、 60钴治疗机产生的γ射线。
第十六张,共五十二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六
1、能量和深度的影响。
中低能X线:最大剂量点基本位于或接近模体表面,随着深度的增加,深度剂量逐渐减少。
对于较深部位位于中线的肿瘤治疗, 高能X、(γ)射线的剂量建成效应,要优于中低能
X射线。
表面剂量低可使皮肤、皮下组织得到保护。
一、X, (γ)射线百分深度剂量特点
剂量建成区:指从表面到最大剂量点深度称剂建成区。
第十七张,共五十二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六
高能 X(γ)线:
表面剂量比较低,随着深度的增加,深度剂量逐渐增加,直至达到最大剂量点。过最大剂量点以后,深度剂量才逐渐下降,其下降速率依赖于射线能量,能量越高,下降的速率越慢,表现出较高的穿透能力。
第十八张,共五十二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六
2、 照射野影响
当照射野很小时,散射线也很小,随照射
野变大,散射线对吸收剂量的贡献增加,百分
深度剂量会增加, 但中低能X线的百分深度剂
量,随照射野变化要比高能X射线显著。
不同形状照射野的百分深度剂量可进行转
换。
第十九张,共五十二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六
等效方野:
在临床中常用的长方形或不规则形状的照射野的百分深度剂量,可以用一百分深度剂量与之相等的正方形照射野的数值表示,则称这一正方形照射野,是该长正方形或不规则形状照射野的等效方野。
一个长方形照射野与一个正方形照射野是有相同的面积与周长比值,他们之间等效。
第二十张,共五十二张,创建于2022年,星期六
3、源皮距的影响
百分深度剂量变化的特点:
百分深度剂量 PDD 随源皮距离增加而增加,应用高能量X,(γ)线治疗较深部的病变,最
小源皮距离一般为8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