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5
文档名称:

八年级历史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173KB   页数:3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八年级历史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小博士 2017/6/23 文件大小:17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八年级历史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八年级历史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一】:2014年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当涂县城乡互惠教研
教学计设
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五日授课地点:湖阳初中授课人:杨玉玲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
,说出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的伟大历史意义;
,并能说出在红军长征中发生的重要事件。
过程与方法:
,学会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及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
,感悟历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真切地体验长征精神的伟大,革命的艰辛,从而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
【教学重点】
中央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
由于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积累程度的限制,对理性的知识较难领会,因此本课内容的难点是通过一系列的历史事实,如何让学生认识领悟长征精神。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图示法、活动探究法等,以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
情;以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
【教学过程】
八年级历史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二】: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新人教版
1
2
3
八年级历史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三】:八年级历史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述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即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国工农红军历经千难万险经受住了种种考验,最终取得长征的伟大胜利。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新民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所以本课在教材中占有重要位置。
【知识梳理】
1、长征原因
1933年10“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的错误指挥,红军未能粉碎敌人的“围剿”。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或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失败,党中央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2、红军长征过程
1934年10——冲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毛泽东提出改向敌人力量的贵州前进——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四渡赤水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1935年10月,到达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宣告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
3、长征胜利标志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4、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5、长征精神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6、遵义会议
(1)1935年1月,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在遵义召开。
(2)内容: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肯定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会后确定由毛泽东、周恩来等负责指挥。
(3)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重点、难点讲解】
一、教学重点:
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
知识链接:
1、中央红军的长征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经过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损失过半,在毛泽东的提议下,由湖南进入贵州,攻占遵义,召开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是遵义会议后首次改变被动地位的行动。打乱了敌人的围剿行动,然后在云南渡过金沙江。彻底摆脱敌人的包围。接着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又翻过大雪山,进入草地。出草地后,进入甘肃,1935年10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陕甘革命根据地的吴起镇,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2、遵义会议
(1)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挽救红军和中国革命的危机而召开的。
(2) 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