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方法综述.docx

格式:docx   大小:34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方法综述.docx

上传人:yusuyuan 2022/7/19 文件大小:3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阿司匹林含量测定方法综述.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阿司匹林原料和制剂在体内及体外含量测定方法
蓝星宇 药学1101 31104026
摘要 阿司匹林,又名:2-(乙酰氧基)苯甲酸或乙酰水杨酸,是一种历史悠久, 应用最早,最广和最普通的解热阵痛药。 诞生于1899年3月6日。用于治感 冒血浆样品,精密移取血浆样品0. 5ml于10 ml离心管内, 加入100皿磷酸,混匀。加入2. 5 ml乙醚,涡旋提取3min, 4000r/min离心10 min, 取上清液2. 0ml, 37℃水浴中氮气流吹干。残留物用100ul流动相溶解,取20ul 进样分析。以样品峰面积(y)对血药浓度(c)作线性回归,得回归方程 Y=78038c-=

③血浆样品的处理:
精密移取血浆0. 5ml于10 m^4管内,加入100皿磷酸,混匀。加入2. 5 ml
乙醚,涡旋提取3min, 4000r/min离心10 min,取上清液2. 0ml, 37℃水浴中氮 气流吹干。残留物用100ul流动相溶解。
④测定方法:
取20ul进样,将血浆样品的峰面积Y代入标准曲线方程,计算样品浓度C。
阿司匹林制剂药在体外含量测定方法
1)两步滴定法
因阿司匹林片剂中除存在其水解产物水杨酸及醋酸外,在制剂工艺中添加了 抑制阿司匹林水解的稳定剂酒石酸或枸橼酸,因而采用此法。
两步滴定法系指测定过程分两步进行:第一步中和制剂中的酸性水解产物和 酸性稳定剂(同时中和阿司匹林的游离羧基),以消除其干扰;第二步水解与滴 定,即水解后剩余量滴定法。
①阿司匹林片含量测定的原理:
中和:
水解与滴定:
COONa fOONa
xU^qCOCH + Na0H 4 OH + CH3COONa
2 NaOH + H2SO4 Na2SO4+ 2 H20
②测定方法:
中和:取本品10片,精密称定,研细,精密称取片粉适量(约相当于阿司 匹林
),置锥形瓶中,加中性乙醇(对酚酞指示剂显中性)20ml,振摇使阿 司匹林溶解,加酚酞指示液3滴,滴加氢氧化钠滴定液()至溶液显 粉红色。此时中和了供试品中存在的游离酸,阿司匹林也同时成为钠盐。
水解与滴定:在中和后的供试品溶液中,精密加氢氧化钠滴定液() 40ml,置水浴上加热15分钟并时时振摇,迅速放冷至室温,用硫酸滴定液 ()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③计算公式:
从上述反应式可知:阿司匹林与硫酸的摩尔比为2:1
硫酸的 T=(2/1)X = (mg/ml)
标示量%= ((V0-V)XFXTXW(平均))/ (WX标示量)X100%
(V0为空白试验消耗硫酸滴定液的体积(ml); V为样品测定时消耗硫酸滴 定液的体积(ml); F为硫酸滴定液的浓度校正因数;T为硫酸的滴定度(mg/ml); W为供试品片粉的取样量(g); W (平均)为供试品的平均片重(g);标示量为 片剂的规格(mg/片))
2)柱分配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
采用柱色谱分离法消除阿司匹林胶囊和栓剂中辅料及降解产物的干扰。以阿 司匹林胶囊柱分配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为例:
①色谱柱的制备:于玻璃柱(20cm X )下端塞入少量玻璃棉,装入硅藻 土 3g和新制碳酸氢钠(1-12)2ml的混合填充剂。
②对照溶液的制备:取阿司匹林对照品约50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 ,加三氯甲烷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混匀。精密量取5ml,置100ml 量瓶中,用冰醋酸三氯甲烷(1-100)稀释至刻度,混匀。制成每1ml中约50ug 的溶液。
③供试品的制备:取胶囊20粒,尽可能完全倾出内容物,精密称定,研细, 混匀;取细粉适量(相当于阿司匹林50mg),精密称定,置50ml量瓶中,加盐酸 甲醇溶液(1-50) 1ml,加三氯甲烷稀释至刻度,混匀。精密量取5ml,移至色 谱柱填充剂上,用三氯甲烷5ml、25ml相继洗涤,弃去洗液,用冰醋酸三氯甲 烷溶液(1-50) 10ml洗涤后,再用冰醋酸三氯甲烷溶液(1-100) 85ml洗脱, 收集洗脱于100ml量瓶中,并用冰醋酸三氯甲烷溶液(1-100)稀释至刻度,混 匀。
④测定法:用1cm吸收池,以三氯甲烷为空白,立即于最大吸收波长280nm 处测定对照溶液和供试溶液的吸光度。
⑤计算公式:
阿司匹林(mg) =CR X (AX/AR)
(CR为阿司匹林对照溶液浓度(ug/ml); AX和AR分别为供试溶液和对照溶 液的吸光度)
3)离子抑制-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典型芳酸类非甾体抗炎药物制剂大多采用离子抑制-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 定,用外标法计算含量。以阿司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