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老子》人文经典阅读
《老子》,又名《道德经》,仅仅五千字,确是道家学派最具权威的经典。文约义丰,道出了天地万物变化的玄机,讲述处世的方略,人事的进退之术,包含了治国之道,军事哲学,养生之道,处世哲学,人性修养等等。这些种种,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学财富,这也是其被誉为东方哲学经典的原因。其中它的学说更是大而用之于天下国家大事,小而用之于个人立身处世,2500年来都对人类产生影响深刻长远。老子学说与孔子的儒家学说共同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
《老子》这本书的作者,有的说是太史儋所作,也有人认为是吕不韦的门客所纂辑,又有人举得是庄子的门徒所依托,更有甚者人认为是汉人凑起来的。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司马迁说是老子自己所写,姑且认为也是这样。
说起老子,大家并不陌生。司马迁云:“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是周朝管理文书档案的官,学问和见解具有很高的水平。老子最出名的就是他的无为的思想。谈起老子,不能不谈无为!在很多人眼里,无为就是老子和老子思想的代名词。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 无为包括很多种思想:
①无为指无过激行为,是对可能带来负面效应行为的彻底贬斥和反对。二十九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意思是去除极端,去除奢侈,去除过度,即反对一切过激,过分行为。
②无为是顺其自然而为之,按照事物本身的规律,推动事物的发展,花最小的力气把事物办好,别人甚至不知道你是怎么做的,它是超出世俗的高明之举。老子列举了很多例子,二十七章“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键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这几个“无”道破了无谓的真正含义与真谛,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又能否像老子说的那样呢。
③无为不是无能,无为需要相当的阅历和经验,长期参悟和修养,高超的智慧,识破机关,抓住关键,顺势而动。老子认为,如果一个人真正的做到了无为,那将是一个圣人般的存在,以为只有圣人才有“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那么,怎样才能练就无为之心呢?老子认为要下大功夫要断开偏私和妄念,四十八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其实《老子》全文诸多行人处事方法,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