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梅兰芳的成长故事.docx

格式:docx   大小:16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梅兰芳的成长故事.docx

上传人:夜紫儿 2022/7/23 文件大小:1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梅兰芳的成长故事.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梅兰芳的成长故事


  梅兰芳 (公元1894—1961 年),原名梅澜,祖籍江苏泰州,生于北京。
他是卓越的戏曲家,京剧表演艺术家,我国传统戏曲的代表。青年时代从艺在京剧表演艺术上打下了深厚的根底,后条件好,其实应主要归功于他的 刻苦学习,努力钻研。
唱红了梅兰芳从十岁起就登台演戏了。十四岁那年,他搭喜连成的戏班,正式 参与演出。
“喜连成”后来改名叫 “富连成”,是我国最出名的京剧科班,培育了很多京剧名演员,像侯喜瑞、马连良、谭富英等。梅兰芳和这个戏班 一起演戏,又学了不少戏,丰富了自己的表演阅历。
刚开头演戏,梅兰芳主要是演唱工戏,就是在舞台上以唱为主,像 《二 进宫》、《三娘教子》、《祭江》、《玉堂春》等。这些戏,只要嗓子好,唱得字正腔圆,都能受欢送。可是后来,随着清朝灭亡,社会进步了,群众对京剧的要求也高了,不再满意只听唱,而要求看那些有内容、有表演的戏。


梅兰芳心想:“看来,只演重唱的青衣戏,不能满意要求了。我要把戏路子放宽才好。”
于是,他又向教师们学了不少偏重身材、表情和武工的戏,像《穆柯寨》、 《樊江关》、《虹霓关》等,果真受到欢送。梅兰芳常常观看同行们的演出,从他们身上学习人家的特长,化为自己全部。昆曲,是一种古老又高雅的剧 种,具有丰富的表演技巧。梅兰芳就又和前辈艺人学习昆曲,演出 《思凡》、《春香闹学》、《游园惊梦》等名剧,这样,他的演技大大提高。
还不到二十岁的时候,梅兰芳就在北京唱红了。后来,他到上海演出,也一炮打响。他那甜润大方的唱腔、俊美的扮相和细致的表演,受到观众的 赞扬。原来,京剧的旦角戏不如老生戏 “吃香”。旦角演员一般唱不了“大 轴”戏,就是每场最终的一出。可自从梅兰芳消失之后,旦角戏能唱大轴了。很多人到戏园子看戏,就是为着他来的。梅兰芳的声望超过了前辈人,连当 时的 “京剧大王”谭鑫培也说:“如今胡子(老生带胡子)唱不过旦角啦!”
制造“梅派”梅兰芳打下了深厚的艺术功底,把传统剧目演得非常精彩,得到了观众 的成认。但是他并不满意。


“我们要创新,演新戏。”他说,“我看了新兴的话剧,话剧的剧目很 多是反映现实的。我想京剧也可以这样做。”
“对。咱们也编些时装戏演。”大家都赞同。
时装戏,就是描写现实生活的戏。由于演员要穿现实生活中的服装上场,京剧传统的表演方法用不上了,需要用新的方法演。而且在扮装、道具上,男演女的困难更大了。梅兰芳知难而进,很快排练出 《孽海波澜》、《邓霞 姑》、《一缕麻》、《童女斩蛇》等戏,上演了。
“京戏也演时装戏啦!”观众们相互传奇着,“演得还真不错。”
梅兰芳为京剧演现代戏开出了一条路。他又集中精力编演古装戏。传统 京剧在旦角化装上存在很多问题,由于大都是男扮女,在发式、服装、扮相 上缺乏女性特点,而且缺少舞蹈,舞台效果差。梅兰芳在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