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在酒楼上
学习目标
1、熟悉并能概述故事情节。
2、分析吕纬甫人物形象。
3、学习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4、把握吕纬甫人物形象塑造的社会意义及文章的主题。
时代背景
鲁迅的《在酒楼上》作于1924年2月16日,最初发表于同年5月10日的上海《小说月报》第15卷第5号上。后收录于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彷徨》。小说以20世纪20年代“五四运动”落潮后不久为背景,表现了主人公吕纬甫的人生悲剧。
辛亥革命失败后,鲁迅陷于深深的失望与苦闷之中。五四新文化运动使鲁迅由沉默而呐喊,找到了既能实现自我价值,又能实现社会理想的新路。
弃医学文
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他们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鲁迅:《〈呐喊〉自序》
五四新文化运动落潮以后,鲁迅继续将文学革命推向深入,但却始终摆脱不掉独战的悲哀和孤独彷徨状态,表现了一种孤独绝望的无奈。本文是一篇描写新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小说。反映了“五四运动”落潮时期一般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客观上提出了“知识分子问题”。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白皑皑(ái)   渍痕(zì)  木棂(líng)    呷一口酒(xiā)    踌躇(chóuchú)堂倌(guān)  圹穴(kuàng)   送殓(liàn)    阔绰(chuò)   诳(kuáng)
概述小说情节(随机抽查学生展示)
理清小说情节 (用结构图简洁呈现)
小说共49小节,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7)回乡无聊去酒店。 第二部分(8—21)巧遇朋友吕纬甫。 第三部分(22—48)听吕纬甫说三件事。 第四部分(49)分手。
理清小说情节
小组合作探讨
1、吕纬甫原来是怎样一个人?吕纬甫现在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外貌、行动、做事三方面分析。作者对他的未来是怎样记叙的?
外貌
行动
做事
过去
现在
未来
总结吕纬甫的形象
吕纬甫早年是一个敏捷精悍、热衷改革、积极向往革命、觉醒了的热血青年和知识分子。但是现实改变了他,他变成了一个精神呆滞、恍恍惚惚、敷衍了事、随波逐流、妥协屈服、丧失自我的沉沦者。但他毕竟还是一个具有善良之心、且为人诚恳实在的人。
作者笔下的吕纬甫是个怎样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