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必修一经济生活复习
第十课第二框
围绕主题抓住主线
第四单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
广大附中孙宾
2
考点考情分析
考点
考情分析
10、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2)围绕主题抓住主线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
重点考查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常与宏观调控相结合。
:
科学发展观时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其含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选择题和材料题都是考查的重点,且多以材料题的形式考查,并与企业经营、宏观调控、对外开放等结合进行综合考察。
:
突出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
2013年全国卷,考察了城镇化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3
工业产品价格持续下降,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经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创新能力不足,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农业基础薄弱。
时政聚焦
我们必须坚持不懈依靠改革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发展。
——摘自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
回忆与总结: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4
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
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核心
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主攻方向
④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⑤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围绕主题抓住主线
5
(2014·安徽高考)安徽省“积极探索四化同步、产城一体的新路径,确立了以强化产业支撑保障就业、以完善公共服务保障安居、以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障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这说明政府( )
①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发展理念
②扩大城市规模,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③加大统筹力度,协调城乡发展
④坚持速度优先,加快城镇化的进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学以致用
A
6
围绕主题抓住主线
材料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启示
2015年9月13日,中美两国企业签署了筹组“美国西部快线高铁项目”合资公司的框架协议,中国高铁走进美国渐成现实。中国高铁具有竞争力,技术是根本。中国高铁出口将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支点。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
科技创新的意义
7
围绕主题抓住主线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材料二
经济结构调整的对象
存在的问题
调整的启示
我国需求结构失衡,到2014年,我国出口依存度为20%以上,比日本高6个百分点左右,比美国高13个百分点左右。
注:一般来说,出口依存度越高,表明该国经济发展对出口的依赖程度越大。
需求
结构
需求结构
不合理
更多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发展
8
围绕主题抓住主线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材料三
经济结构调整的对象
存在的问题
调整的
启示
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在增强,东部地区在结构调整、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更加明显,中西部地区在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的推动下,后发优势继续得到发挥。
区域结构
区域发展
不协调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9
围绕主题抓住主线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材料四
经济结构调整的对象
存在的
问题
调整的启示
我国的产业结构既有产业之间的矛盾,又有产业内部的矛盾。第二产业比重较高,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从第二产业内部来看,结构矛盾表现为高耗能高污染等重化工业产能严重过剩,制造业大而不强,整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难以适应国际国内的需求变化;产品质量不高,竞争力不强,缺乏有影响力的品牌和产品。从第三产业内部来看,结构性矛盾表现为整体竞争力不强,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充分,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支撑力不足。我国是货物贸易顺差国,但却是服务贸易逆差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服务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的事实。
产业结构
产业及其内部结构
不合理
优化产业结构
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发挥市场调节资源的决定作用,同时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经济发展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0
围绕主题抓住主线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材料五
经济结构调整的对象
存在的问题
调整的启示
我国城镇化建设进展迅速,城镇人口持续增加、城市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