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在写作的路上.doc

格式:doc   大小:20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在写作的路上.doc

上传人:学习好资料 2022/7/31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在写作的路上.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在写作的路上
刘涛 鬼金 题记:鬼金是辽宁本溪的作家,这几年他的作品散见各大期刊,影响也逐渐扩大。2010年,鬼金的小说《金色的麦子》获第九届《上海文学》“短篇小说奖”,此后鬼金渐渐得到了公众的关注。我在南京的一个文学刊物《青春》谈,加上那个时期我也不成熟,但他的生活方式,我想还是影响了我。他下夜班后,还要画画。他的前妻因为他的对艺术的追求,离开了他。
刘涛:那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意识进行文学创作的?
鬼金:一直就是写诗歌。从那时开始倒是喜欢阅读了,开始看先锋文学,看国外的小说,他们还是冲击了我。2003年,我几乎停止了诗歌写作。在这阶段,我工厂放假,我卖过一段时间书。我还真卖过最早引进的斯蒂芬·金的小说。有人劝我尝试写。但我没有。我以为,那个东西在中国不可能出版。那个时候,还没有网络上的恐怖小说。没想到后来那么火。是李西闽帮忙出版过一本后,我发现我的语言根本不适合畅销书的写作。这期间开始练****短篇小说的写作。
刘涛:呵呵。上次,我们聊天你还说起写恐怖小说的时候,自己晚上老做噩梦。是啊,写恐怖小说自己要有强大的心灵世界,否则陷进去,自己会很难过。
鬼金:是的。恐怖小说这条路对于我,走不通了。我几乎放下了写作恐怖小说,但阅读一直没有停止。
刘涛:我写《鬼金论》的时候,曾总结过“鬼金三型”,其中一型就是恐怖小说。我读过你写的那篇《二分之一幽灵》。当时为什么想着要写恐怖小说? 鬼金:因为我阅读国外的恐怖小说,并没有觉得他比纯文学低,甚至比我们的纯文学在某些方面还是高很多的。
刘涛:嗯。这个没问题,通俗文学、纯文学云云都是表象,关键是能够突破表象,碰到实质性的内容。如果碰到了实质性的内容,俗文学也会有真东西;如果碰不到,纯文学也会很差。我想问的是你为什么选择了恐怖小说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和你说的灰暗的调子有关?
鬼金:应该跟灰暗的调子没关系。恐怖小说更是一种批判的现实主义吧,恐怖只是一个外壳。或许跟那时候的年龄有关,那个时候还是愤青。
刘涛:我读兄的恐怖小说,也是这么来理解,这是一种批判现实的方式,类似蒲松龄写《聊斋》,表面谈狐说鬼,其实意在言外,因为可能很多话不方便直接说。我写你评论的时候,搜过你相关的资料,但是没有找到你写的长篇。
鬼金:其实,我还写作了三部有先锋意识的长篇小说,虽然没有出版,但我觉得不是浪费,那是在练****br/> 刘涛:现在中短篇小说只有文学圈子的人在阅读了,长篇不同,观众会扩大,社会关注面也会广,而且动辄就会触电。长篇小说打算继续写吗?我觉得兄最好有几个长篇出来。
鬼金:关于长篇,我轻易不会去动。起码我要把我的中篇和短篇写得成熟了,再去触动长篇。其实,长篇我想不那么难,不像中短篇这么有难度。但是目前,我的生存环境还不允许我写长篇。
刘涛:你正式用鬼金这个名字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鬼金:鬼金这个笔名,从写诗歌就开始用了。
刘涛:你曾谈起过,鬼金这个名字来自鬼子和斯蒂芬·金。我也曾通过你的名字解析过你的思想资源,解析过你的志向和定位,并由此推衍出兄小说的三种类型。
鬼金:关于鬼金来自鬼子和斯蒂芬·金,这只是一种说法;还有另一种说法,我们那里一条商业街上有一个小店的名字就是鬼金。直到后来,鬼金于我喜欢的这两个作家的名字切合了。
刘涛:尽管关于这个名字最初可能有不同的说法,但是后来还是将这个名字归结到了鬼子和斯蒂芬·金,这还是你心象的反映。我们先不谈关于名字的问题了,你什么时候开始比较有意识地进行文学创作?
鬼金:有文学意识,也应该是从2008年。所以,我一直认为我的小说创作是2008年开始的。2008年,我去辽宁文学院学****了一个月。从那开始,我开始了中短篇小说的写作。我的第一个短篇《愤怒的河》,发表在《上海文学》上,我认为这是我真正的处女作。
刘涛:这篇小说不错,你以后写的好几篇小说的基调都和这篇相似。我觉得这篇小说中还是同时跳动着鬼子和斯蒂芬·金两个人的影子。既有纯文学,通过南丹的***,引出很多人的辛酸的故事;也有些恐怖的因素,比如那个紧跟着朱河的拍球的小男孩,读来让人毛骨悚然。但这篇小说总体上还是显示出魔幻现实主义或者超现实的色彩。我比较关心,哪些内容会进入你的中短篇小说当中?
鬼金:很多内容,可以进入我的小说内容。只要他们触及了我的敏感,因为是一个敏感的人,这种敏感不是神经兮兮吧,而是那种对文学的敏感。如果没有这种敏感,可能就不会有独特的视角。由实而虚,这是我的方式。我不想把真的事件写成真实的,而是最后写成看上去是假的,但还符合情理的。你看到不可能是真实的生活,它是不同于生活的,是虚构的,是想象的。
刘涛:所以,你的很多小说都带有魔幻现实的色彩,比如《对一座冰山的幻想》、《我们去看大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