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源氏物语》读后感
《源氏物语》一书,被日本人尊称为古典文学之泰斗。而据统计, 日本后世文人但凡引经举论,也大都喜欢从此书中取材引用。
《源氏物语》的故事结构其实并无多少新意之处,无非是以当时 权倾朝野的贵族光源氏一族,以记述日志的手法《源氏物语》读后感
《源氏物语》一书,被日本人尊称为古典文学之泰斗。而据统计, 日本后世文人但凡引经举论,也大都喜欢从此书中取材引用。
《源氏物语》的故事结构其实并无多少新意之处,无非是以当时 权倾朝野的贵族光源氏一族,以记述日志的手法讲述了日本平安朝初 期的贵族以及局部市井百态故事。
其实,撇开这部作品所拥有的众多光环,我总是觉得《源氏物语》 有点类似于皇家内部日记。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作者紫式部的身份是 当时宫廷负责向皇后教授汉学典籍的一位女官。(紫式部本姓藤原, 但因其对紫夫人形象的刻画过于深入人心,因而也被称为紫式部。) 所以相比于我国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等我国的这些著作来说, 《源氏物语》的立场必然更为官方,甚至毫不客气地说,它在一定程 度上也能代表着官方贵族的发言。
但对于源氏,我的印象始终停留在“高高的红叶林荫下,四十名 乐人绕成圆阵。啜亮的笛声响彻云霄,美不可言。和着松风之声,宛 如深山中狂飙地咆哮。红叶缤纷,随风飞舞。《青海波》舞人源氏中 将的辉煌姿态出现于其间,美丽至极,令人惊恐!插在源氏中将冠上 的红叶,进行散落了,仿佛是比不过源氏中将的美貌而退避三舍的。 左大将便在御前庭中采撷菊花,替他插在冠上。其时日色渐暮,天公 仿佛体会人意,洒下一阵极细的微雨来。源氏中将的秀丽的姿态中, 添了经霜增艳的各色菊花的美食,今天大显身手,于舞罢退出时重又 折回。另演新姿,使观者感动得不寒而栗,几疑此非人世间现象”, 紫式部在塑造光源氏这一形象时,不惜重墨泼洒,进行多方面的美化, 为其平添了种种优秀,甚至是超乎常人的特质。一个容貌出众,仪态 秀美,才华横溢,聪明颖悟,儒雅俊秀的贵族赫然出现在每个初读此 文的人的脑海中,几近完美无缺。他一坠地,就有着“人间少有,清 秀如玉”的容貌,
7岁读书,从此便精通诗文,吟诗弹唱无所不能, 此外还显露出经世济民,辅佐朝政的能力和雍容大度的政治家风范, 在宫廷的权势斗争中表现出退让容忍的态度。其次是对于光源氏的仁 慈,博爱,善良,多情的赞美,秉性仁慈,德泽普及万民,扶穷救弱, 拯救济危,善举不可胜数。在情场上,对女人有情有义,是个始终如 一,从不变心的痴情者,“即使是对于那些不是他所深爱的妇女,也 绝不轻易遗弃,而总要给以照顾。“那些被光源氏眷养在六条院的女 人们似乎确实是验证了这一事实,只是她们可能多半是外表繁华而内 心辛酸的吧。
但是,这也不能否认《源氏物语》的文学意义,因为虽然作者自 始至终都对贵族统治阶级抱着一种赞赏、同情的态度,但是在许多情 节的表达上,作者还是有跳出她所代表的阶级,适当地揭露展示出了 日本平安朝时期统治阶级争权夺势、荒淫无度的现象。
不过在这里,我们还是暂且撇开《源氏物语》在历史上的重大意 义,就单从文学叙事角度,简要看看它令人称道的独特之处吧。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是女性作者的缘故,《源氏物语》相比于其他 著作来说,并没有在情节设置方面展现出太多的冲突与起伏。全书的 表达手法很相似,是在平静中却又夹杂点无病呻吟的淡淡忧伤。属于 那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