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微观经济学
西南财经大学
李毅
******@swufe.
教学计划和内容
第一讲导论
第二讲竞争性市场均衡
第三讲消费者行为
第四讲生产者行为
第五讲垄断
第六讲寡头、垄断竞争和博弈论
第七讲外部性和公共物品
第八讲信息经济学
课外阅读:
第一讲要素市场理论
第二讲一般均衡理论
总结和复习
第一讲导论
第一讲导论
一、经济学是什么?
(一)出发点:根本问题
资源的绝对有限
资源的稀缺
资源的相对有限
(二)经济学的产生和定义
产生:人的需要与稀缺性的矛盾→有效的利用有限的资源
定义:
经济学是研究人和社会如何进行选择,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资源,以便生产各种商品,并在现在或者将来把商品分配给社会各种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者之用的科学。
———萨缪尔森(70年诺奖获得者)
稀缺性→选择→有效使用,满足需要
1、稀缺性
2、选择:
(1)对象
经济物品——稀缺而有用的物品
水、空气、优质教育资源……
(2)最优选择(理性人):
成本-收益分析:
利益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满足最大化、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
什么样的机制
3、目的:效率和公平
总结: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以供人们更好使用的科学。
(三)经济(学)面临的基本(选择)问题及
解决方式
三大问题
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
如何生产?
为谁生产?(分配)
解决方法
计划经济(指令经济)
市场经济(效率)
混合经济(市场为主,政府为辅)
二、市场和政府
(一)市场和市场经济
1、市场的含义:
交换的机制
市场的核心——价格
2、市场经济:
经济活动主要有市场体系来完成
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