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7
文档名称:

学校教育研究方法.ppt

格式:ppt   大小:1,346KB   页数:21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学校教育研究方法.ppt

上传人:落意心 2022/8/24 文件大小:1.31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学校教育研究方法.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文档名
本课程主要内容
一、学校教育研究的基本概况
二、学校教育研究的谋划构想
三、学校教育研究的方法
四、学校教育研究的管理组织
第一讲学校教育研究基本概况
一、研究与教育研究
(一)什么是研究
一般认为,研究家引路,专家把每一步怎么走都部署得很清楚,而现在每一步怎么做都必须自己去想,反而心中无底,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了。
实际上,如果事先知道一步步怎么走,或跟着别人后面走,那不叫研究,那叫模仿。
研究就是要从不知道怎么走的地方,探出路来。专家的指导只能是从理论上、原则上、思路上提供建议。具体的路在教师的头脑中,在教师创造性的探索中。
教师和专家都应该清醒和摆正自己在校本研究中的角色地位。
(二)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在实际情景中,由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共同合作,针对实际问题提出改进计划,通过在实践中实施、验证、修正而获得研究结果。
行动研究的“行动”特征:
从研究目的看,是“为行动而研究”;
从研究对象看,是“对行动进行研究”;
从研究环境看,是“在行动中研究”;
从研究人员看,是“行动者进行研究”。
研究者与执行者
初涉教育科研的教师往往怀疑自己的研究能力,经常问:下一步怎么办?行动研究认为,下一步是摸索出来的,不是预知的。如果事先清楚地知道具体的每一步,那就不存在研究了。研究的实质是在从没有路的地方开拓出路来,从没有桥的地方摸出过河的石头来。教师成为研究者,就是要成为摸石头的人,而不是跟在摸石头者(过去一直认为是专家)后面过河的人。怎么办不在专家的头脑中,而在教师的头脑中。
(三)案例研究
案例就是一桩事情,就是一个事件。
它具有以下特征:
1、所有的案例都是事件,但并不是所有的事件都可以成为案例。(事件必须包含问题)
2、所有的案例都是故事,但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可以成为案例。(真实感 整体感)
3、所有的案例都是对某一个事例的描述,但并不是所有事例的描述都可成为案例。(有冲突 具体)
二、教育研究的设计
(一)如何选定研究课题
1、确定课题范围
学校发展中由来已久存在的困难
学校当前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教育实践中所提出的问题
从教育教学的疑点或困惑中提出问题
(1)学校发展中由来已久存在的困难
教育教学行为当中充斥着“两难”的情境,它们都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供借鉴,只能通过研究寻找适合自身学校特点的做法。
例如:
顾及到了个性,但会妨碍集体;
关注到了学生的兴趣,但规范性一致性的要求会被削弱;
让学生在课堂和班级中站立起来了,而教师的引导角色却无法体现。
(2)学校当前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中小学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这一问题的现状如何?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
学****困难学生的教育问题,学****困难学生是怎样形成的?学****困难学生有哪些特点?教育教学中怎样促进学****困难学生的转化?
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中生厌学是个相当普遍的问题,这种现象是怎样形成的?现状如何?与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何关系?与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法有什么关系?怎样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等。
(3)教育实践中所提出的问题
研究教师的问题
如“中小学教师专业生活研究”、“中小学教师教学反思能力促进研究”、“教师心理枯竭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实施反思型教学,促进教师向研究型发展”、“提高中小学教师心理品质的方法与途径”
研究学生的问题
如“学生自主发展的行动研究”、“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学****障碍学生认知特点及其个别化教育矫正的实验研究”、“学生健康人格教育的实证研究”、“学生思想品德状况、形成原因及对策研究”、“社会环境对青少年影响的分析和对策研究”、“品德后进生转化教育研究”、“追求升学率与动手实践能力的对策研究”
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的问题
如“如何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问题”、“促进教师主体作用发挥的管理策略的研究”、“普通中小学研究型管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学校知识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开发校本课程建构学校内部课程管理评价机制的研究”等。
(4)从教育教学的疑点或困惑提出问题
思考二
一位家长这样写道:
我没有想到语文的教法已经深入细致到字典内部去了。女儿的作业要花很多时间来分析字—最奇怪的是,语文学到这种程度,女儿的作文反而越来越差。她的作文几乎成了一些儿童八股的翻版。我的曾写过:“圆珠笔在纸上快乐地蹬痒”这样句子的女儿,开始为作文编造她的故事,她非常熟悉表扬稿和思想汇报那类的文体,她的作文几乎是假话、假感想、假故事大全。她的同学几乎都写过扶老婆婆过街,给老师送伞,借同学橡皮那类的故事。她们快乐地共同编着一样的故事,然后套上时间、地点、人物三要素这样的格式,去到老师那儿领一个好分。她们老师说“天下文章一大抄,谁不抄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