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doc

格式:doc   大小:15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doc

上传人:智通 2022/8/26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陈颜胜 太极拳爱好者,要想入得太极大门,从脚下练起是太极拳入门功夫的必由之路,也是捷径。
记得那是2000年的一天早晨,在长安公园,马虹恩师为我们辅导。一位刚练拳不久的学员请马老指点。
这位学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陈颜胜 太极拳爱好者,要想入得太极大门,从脚下练起是太极拳入门功夫的必由之路,也是捷径。
记得那是2000年的一天早晨,在长安公园,马虹恩师为我们辅导。一位刚练拳不久的学员请马老指点。
这位学员练完拳,马老重点强调:练拳要脚下生根。
初学陈氏太极拳主要是培根,就好像树一样,根深才能叶茂,一棵大树失去了根,就会枯死。练太极拳脚下乱动,是根节不明,上边拳打的对也不对。因为太极拳的力是从根节发起,太极拳用的是全身整体力。要做到下盘稳固、脚底有根,行拳时脚应该时刻注意要五趾抓地,涌泉穴要空,保持重心稳定。练拳时,脚一定要踏实,不许随意乱动,十趾抓住地面,只有这样才能脚下生根。
在日常生活中,不难体会的是,如一辆载重的车子,只用手推是推不动的,必须脚下使力,通过脚、腰、手的整体力才能将车子推动。

一、如何做到脚下生根

1,了解人体力学,弄懂培根的重要性
人体的力都是成对的,只有脚蹬地(作用力),借大地的反弹力(反作用力),才是人体的力源。所以打拳必须固根,落地生根。

2,弄懂太极拳运劲的路线
《拳论》讲:“力发之于足,行之于脚,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就说明劲力之源在脚,运劲的枢纽在腰。太极拳运劲的起点、路线、施力点、支撑点、着力点(落点)的路线是:脚蹬地,地的反作用力运行至腰,松胯、折叠、旋转,通过腹部和胸背的配合,运送到上肢发力点上,或通过髋关节和股骨,运送到下肢发力点上。
(1)在脚
是说脚首先要踩地落实,才可以生劲,脚下开始起动。
(2)发于腿
即是劲力主于腿部,因为腿部的肌肉在全身是最发达的。
(3)主宰于腰
是说腰部为周身的枢纽,是劲力的虚实转换,劲力变化的枢纽。练拳时,要养成一种习惯,即不论大小动作,都以腰部带动(又日丹田带动)。
(4)形于手指
劲力最后传到并表现于手部。
拳论云:“其根在脚,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而绝大部分练拳者都认为太极拳要从手上、身上开始练习,从人的常理上来说大家都很容易接受。但是,这样练习却很难快速踏人太极拳的大门。总之,我们学练太极拳,应多加强下盘劲道的锻炼。

二、踩劲(太极千斤坠)的锻炼方法

我们平时打拳要以慢来获得松沉,时时注意脚下生根。

1,吸气
两手握拳,拳心朝后,拳背朝前,然后,弧线划圆收到到腰间,拳心朝上,握于腰间。五趾抓地,小腹内收。两拳一定要走弧线,收于腰间。

2,停
停的同时,身体继续往下沉,五趾抓地,小腹外鼓。

3,呼气
小腹继续外鼓,五趾抓地,使劲下踩,踩到位,使尽全部劲力。呼气的同时,身体略微上升。两脚内扣,拳背朝前。
每次练习50次为佳。太极千斤坠主要是练就松沉到脚,全部是鼻吸鼻呼,进一步获得踩劲的练习方法。

三、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