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金融计量学ch8
有效市场假说及其基本形态
2、半强式有效假设
检验证券价格对公开发布信息的反应速度,信息集是所有公开的信息,如公司收益率公告、股利政策、股票分割等。在半强有效假设市场条件下,投资者不仅无法从历史信息中获取超额利润,有效性检验方法及其中国股市实证
4、方差比检验法
方差比检验法是由Lo和Machinlay(1988)提出的,这种检验方法暗含了随机行走序列中的增量在样本区间是线性的,即收益的q阶回归方差估计量应该是一阶回归方差估计量的q倍。
q期方差比统计量VR(q)可以由下式进行确定:
其中, ,且 为序列 的k阶自相关系数。此式表明,VR(q)是典型的序列 前k-1个自相关系数的线性组合,并具有线性衰减权数。
市场有效性检验方法及其中国股市实证
5、过滤法则(filter rulers)检验法
过滤法则是美国学者亚历山大提出的一种检验证券市场是否达到弱式有效的方法。过滤法则又称百分比穿越法则,是指当某个股票的价格变化突破实现设置的百分比时,投资者就交易这种股票。过滤法则是技术分析常用的策略之一,它的基本逻辑是:只要没有新的消息进入市场,股票价格就应该在其“正常价格”的一定范围内随机波动。如果某个股票的市场价格大大偏离其“正常价格”,市场上的投资者就会买入或卖出该股票,使其价格回到合理的价位,这样股票的价格就有一个上下限。然而,若某一新消息出现,一个新的均衡将出现。如果该消息是利好消息,则均衡价格就会上升,围绕它的上下限也将随之上升。投资者在股票价格超过上限后就可以判断这样的上升不是随机的,因此就可在股价突破原上限后立即购买,就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相反,若此消息是利空亦然。
市场有效性检验方法及其中国股市实证
二、半强式有效或强式有效市场假说的检验
如何判别股票市场是否具有半强式有效,西方学术界提出多种观点,其中以Fama et “事件研究法” 最为广泛。事件研究法,是通过检验股票价格对某一特殊事件(如年报公布、股票分割、公司控制权转移等)前后的反应程度,来验证某一信息对证券价格具有影响。
市场有效性检验方法及其中国股市实证
首先,利用市场模型计算股票的实际的收益率。市场指数中的样本股票包括了纽约证券交易所所有上市公司;收益率测算公式为:
其次,将股票的正常收益率定义为:
再次,计算股票的超常收益率。由于超常收益率等于市场指数模型中的残差项,所以,该方法又称残差分析法。
最后,分别计算若干种股票在第t期的平均的超常收益率和若干种股票在一段时间内的累计的超常收益率。
市场有效性检验方法及其中国股市实证
2. 残差分析法的运用
假定市场上出现了某股票利好的消息(例如,送配股和每股收益大幅度增长),并且假定半强形式有效市场假设成立。那么,市场上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第一种,如果这一利好消息出乎投资者的预期,那么,该股票的价格在该消息公布之前不会发生大的波动,投资的收益率也只是正常的收益率;在消息公布的那一天,该股票的价格一次性上涨,带来了正的超常收益率;从公布的第二天起,股票价格重新恢复稳定,投资的收益率也回复到正常收益率水平。第二种,如果利好消息在投资者预料之中,并且投资者对这一利好消息的预期是逐渐形成的,那么,该股票的价格在消息公布之前就会逐渐走高,获得超常的收益率;由于消息已经被市场完全消化,所以,在消息正式公布那一天, 股票价格不会由于消息的因素而发生波动;从公布的第二天起,股票的价格趋于稳定。
市场有效性检验方法及其中国股市实证
市场有效性检验方法及其中国股市实证
FAMA等人对纽约证券交易所1927至1959年间配股的股票进行了研究。根据配股比例等于和大于5比4的标准,他们一共选取了940个观察值,并对每次配股消息公布之前和之后的29个月的累计的超常收益率进行了实证研究。图8-5是940次配股的累计超常收益率曲线。从中可以发现,这一利好消息在投资者意料之中。所以,在消息公布之前,他们就不断地买入将配股的股票,在价格上升过程中,获得了超常的收益率;在消息正式公布之后,股票价格趋于稳定,投资的收益率也恢复到正常收益率的水平。这一结果证明半强式有效市场假设是成立的。
市场有效性检验方法及其中国股市实证
市场有效性检验方法及其中国股市实证
三、强式有效市场假说的检验
对强式有效市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掌握公司内幕人员、证券交易所的专家经纪人,通过测试他们从事交易能否赚取超额收益来检验强式有效性。
掌握公司内幕人员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大股东、有机会获得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