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国槐播种育苗及大苗培育技术浅析
[摘要]针对国槐播种育苗及大苗培育过程中根系、干型、冠型培育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阐述,以期为国槐育苗及大苗培育工作提供一些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国槐;播种育苗;大苗培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S79国槐播种育苗及大苗培育技术浅析
[摘要]针对国槐播种育苗及大苗培育过程中根系、干型、冠型培育等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阐述,以期为国槐育苗及大苗培育工作提供一些科学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国槐;播种育苗;大苗培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国槐属落叶乔木,在湖北省各地均有分布,是优质的乡土树种。其栽植易成活,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抗旱性、耐盐碱性,对氯化氢、二氧化硫、氯气和烟尘等有害气体有很强的抵抗性和吸附性,在城镇道路及庭院绿化中应用广泛。因国槐生长缓慢,大规格精品苗木培育时间长,市场上多为中小规格次品苗,精品国槐苗木极其稀缺,关于大苗培育的研究也相对较少。本文针对国槐播种育苗及大苗培育关键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对提高国槐育苗技术及培育精品苗木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2国槐播种育苗关键技术
国槐花期在7~8月,种子成熟时期8~10月,因其果荚在冬季悬挂于树枝上,不易掉落,采种时间可从当年10月延长至次年1月。为了保证采集到优质的国槐种子,采种前需选择树形良好、树体健壮及无病虫害侵袭的优良母树。把采收的果荚用清水浸泡、揉搓,清洗干净后,选择颗粒饱满、表面没有机械损伤及病虫害啃咬痕迹的种子,阴干贮藏备用。
国槐适应性非常强,对土壤要求不高,为了保障育苗质量,最好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系统良好的沙壤土,这样的圃地对国槐种子的发芽及苗木的生长有很大的帮助。盐碱地、黏土地及低洼地不能用作国槐育苗地,这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圃地选好后,在播种前一年秋季对土地进行深翻,深度以30~35cm为宜,深翻前施有机肥3000~3500kg/667m2,用多菌靈或呋喃丹拌土撒施对土壤进行消毒,待明年春季播种。
国槐的种子表层覆盖有蜡质成分,种皮较坚硬,直接播种会延缓出芽导致出芽不整齐,因此在播种前需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取出储存的种子浸泡在水温约50℃的温水中,每天换水两次,浸泡三天后将种子捞出,与细湿沙充分混合,种子和湿沙按1:2的比例混合均匀。细沙包裹种子可以保障种子的湿润度,为种子的萌发奠定良好的基础。种子开裂口露白达到30%~35%便可进行播种。
播种时间最好在春季天气回暖时期,播种可选择条播和点播两种方法。~8kg/667m2,在播种前挖沟,沟深度3cm,行间距30~35cm,~2cm的细碎土,在其上覆盖地膜以增加土壤温度,促进苗木快速发芽,出芽整齐。~3kg/667m2,播种前使用打穴器进行打穴,种植穴深度2~3cm,穴间距约25cm,每个播种穴中放2粒国槐种子,~2cm的细碎土,覆盖地膜使种子尽快出苗,待出苗率达到75%左右时撤掉地膜。
种子播种2周后幼苗基本出齐,当幼苗长至5~8cm时需间苗。后期根据苗木生长情况进行间苗,间苗后保证苗木株行距20cm×30cm为宜。苗期适当进行灌溉施肥,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