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网络参考模型
T
C
P
I
P
(1)定义:
介质访问控制(MAC)方法是在局域网中对数据传输介质进行访问管理的方法。
(2)分类:共享介质方式(CSMA/CD)、令牌传递控制法、网络交换技术。
(3)特点: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特点
适用于
冲突检测/载波侦听
(CSMA/CD)
具有冲突检测
先听后讲
边讲边听
逻辑总线型网络。如:以太网。
令牌传递控制法(TokenRing)
控制令牌
环型拓扑结构网络,基带传输
网络交换技术
在多节点网络中实现数据传输
广域网
许可证法
令牌的作用:向网络的其余部分指示一个节点忙碌以至于不能发送数据
半双工
(4) ATM(异步传输模式)
适用于传递宽带综合业务数字(B—ISDN)和可变速率的传输业务。
(5) FDDI(光纤分布数据接口)
①高速环型网络。
②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信号单向传递,具有长距离、大范围、高速、低损耗,高抗干扰等特点。
③其逻辑拓扑结构为“环型”,物理拓扑结构为“环型”,“星型”或“树型”。
(1)TCP/IP是指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ARPA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实际上TCP/IP是一个协议集,TCP和IP是其中的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两个协议。
(2)TCP/IP的特点
①开放性:协议独立于计算机硬件和操作系统。
②统一性: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适用于硬件无关的软件编址方法,使得网络中的所有设备都具有唯一的IP地址。
③协议简单,性能可靠。
④具有互操作性。
⑤具有安全性和灵活性。
(3)TCP/IP网络协议各层的功能
①网络接口层(网络访问层)
与OSI/RM的_物理层和_数据链路_层相对应,负责_管理设备和网络之间的数据交换__。
②网络层(IP层)
与OSI/RM的_网络__层相对应,负责_管理不同的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__,解决__计算机之间的通信问题__。
主要协议:IP协议、ICMP协议、ARP协议、RARP协议。
③传输层
与OSI/RM的_传输层___层相对应,提供_端到端的可靠传输___。
④应用层
与OSI/RM的_会话_层、_表示__层和_应用__层相对应,作用是_为各种应用程序提供使用协议。
主要协议:FTP,,SMTP,HTTP,RIP,NFS,DNS
TCP/IP通信过程,数据从应用层到接口层的变化:
报文流传输协议分组IP数据报网络帧
(4)TCP/IP的层次结构和OSI层次结构的比较
传递对象
OSI
TCP/IP
TCP/IP中常用协议
传递对象
报文
应用层
应用层
报文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传输层
TCP,UDP
分组
分组
网络层
网络层
IP,ICMP,
分组
帧
数据链路层
网络接口层
特定的网络帧
比特
物理层
(5)TCP/IP和OSI模型中的常用协议及作用
协议
中文名称
层次
作用
IP
网际协议
网络层
无连接,不可靠协议,提供端到端的数据报传递。
ICMP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处理路由,并提供错误信息报告。
ARP
地址解析协议
将网络层地址转换为数据链路层地址。
RARP
逆向地址解析协议
将数据链路层地址转换为网络层地址。
TCP
传输控制协议
传输层
提供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
TCP报文:头标、数据
协议
中文名称
层次
作用
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
无连接、不可靠协议。比TCP简单,传输率高。
FTP
文件传输协议
应用层
实现主机之间的文件传送。
TELNE
远程登录协议
远程终端登录到远程主机上运行应用程序。
SMTP
邮件传输协议
实现互联网中电子邮件的传送功能。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
用来访问在。
RIP
路由信息协议
用于网络设备之间交换路由信息。
NFS
网络文件系统
实现主机之间的文件系统的共享。
UDP报文头标:报文长度、目的UDP端口、源UDP端口
规定:一条通路上最多包含的路由器数15个
基于距离矢量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