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1
文档名称:

深圳红树林发展规划(定稿新).doc

格式:doc   大小:314KB   页数:4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深圳红树林发展规划(定稿新).doc

上传人:260933426 2017/8/4 文件大小:31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深圳红树林发展规划(定稿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前言
深圳市地处广东省南部沿海,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陆域位置东经113°46′至114°37′,北纬22°27′至22°52′。东临大亚湾和大鹏湾,西濒珠江口和伶仃洋,南边深圳河与香港相连,北部与东莞、惠州两城市接壤。,。
深圳全境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大部分为低丘陵地,间以平缓的台地。西部为滨海平原。境内最高山峰梧桐山,。
深圳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时间长。℃,℃,℃,无霜期为355天。,太阳年辐射量为每平方米5225兆焦耳,%。每年5至9月为雨季,。夏、秋两季偶有台风。
,由东、中、西三部分组成,东部从沙头角、大鹏湾到大亚湾约160公里,中部从深圳河口沿深圳湾至蛇口约15公里,再往西沿珠江口约80公里的海岸线形态以海湾为主。目前,港口、机场、城市发展及工业项目、渔业养殖已用去部分海岸线。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滨海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或乔木植物群落, 因植物组成以红树科植物为主,富含丹宁,木材显红色,树皮可提取丹宁作红色染料,因此得名红树林。
红树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起到抵御风浪、保护海岸、降解污染、调节气候等重要作用,又是鱼虾蟹贝繁衍栖息的理想场所,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观赏价值。红树林生态系是世界上最富多样性、生产力最高的海洋生态系之一。枝繁叶茂的红树林不仅为海洋生物和鸟类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栖息环境,而且以其大量的凋落物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
深圳南亚热带的气候、绵延的海湾、海岸地貌以及土壤等自然条件都适宜红树林的生长。,,在生态保护、教育、科研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在城市海岸生态防护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印度洋海啸和越来越频繁的海岸自然灾害突显的滨海生态问题日益引起了我国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生态恢复、保护和发展更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沿海防护林在改善和优化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特别是抵御台风暴潮和海啸等自然灾害,保护沿海社区、帮助人类恢复生态,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均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为了贯彻国家林业局关于《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修编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省级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规划修订指导意见》的要求,进一步加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改善和优化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把深圳市建成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和国际大都市,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深圳市红树林保护和发展规划。其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红树林保护管理力度,提高红树林质量、扩大红树林面积,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保护生物多样性,充分发挥红树林防灾减灾,降解污染、净化环境的多种功效;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广泛开展红树林的持续利用示范工程,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保护沿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沿海人民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生态安全和生活安定的环境。
第一章红树林资源及保护管理现状
一、红树林资源现状
(一)基本情况
根据调查,,,成熟的人工造林林地面积100公顷,人工幼林为3公顷。人工造林中以本地种源造林面积为90公顷,以外来种源如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无瓣海桑(S·apetala)、红海榄(Rhizophera stylosa)等树种造林面积约10公顷,其中主要用海桑(Sonneratia caseolaris)、无瓣海桑(S·apetala)作为人工种植的种源种植在宝安沙井、西乡、福田三个地方,现已发展成明显高于本地红树林群落的成熟林。其它外来种源仅作为引种试验,一般仅为几株或几百株成活,并没有形成群落景观。全市红树林宜林地或准宜林地面积为150公顷,全部宜林地恢复营造红树林,(表1)。
我市现有的红树林主要集中在东部龙岗区的葵涌、南澳,中部的福田区、南山区,西部的宝安区西乡、沙井及福永等地。
(二)红树林种类和群落结构
我市自然分布的红树植物有7科8属8种,分别是红树科的木榄(Bruguiera gynnorrhiza)、秋茄(Kandelia candel)、马鞭草科的白骨壤(Avicennia marina)、紫金牛科的桐花树(Aegiceras coniallatum)、爵床科的老鼠簕(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