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该【古代文学笔记 】是由【sxlw201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古代文学笔记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26
七大小说:《三》《红楼梦》《金瓶梅》《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
九大名戏:《窦娥冤》《西厢记》《梧桐雨》《墙头马上》《汉宫秋》《琵琶记》《牡丹亭》 《长生殿》《桃花扇》
小说按体裁分为四大类:诗歌、散文、小说、戏曲
小说戏曲研究成为“显学”.显:明显、显著
代表:梁启超
中国小说历史的变迁
先秦 《穆天子传》小说萌芽期
秦汉汉:《赵飞燕外传》《汉武外传》《西京杂记》《世说新语》
魏晋南北朝 传奇:《霍小玉传》小说成熟期
宋元 小说形式:话本,娱乐说书《三国》成熟期章回小说
明清 民国五四 小说繁荣期
小说概念源流变迁
分类:经、史子集(小说、子母小说)
1、先秦《庄子•外物》 小说(最早、文献)
任公子鱼钩钓鱼 大鱼:大道 小鱼:小说(小的言说)
2、 秦汉至唐:
1)东汉桓潭《新论》从残小语
2)班固《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儒道、法墨、阴阳)
3)魏晋《殷芸小说》
4)《隋书•经籍志》
3、宋元至明清 《太平广记》类书
演义:《水浒传》《三》
4、清末 代表人物:梁启超1900年小说(杂志)
六。小说作为文体的原则
1)人、事
2)虚构(替除诗文、真实的戏曲)
3)形象
4)体制、书面
1)齐谐(人名) 《庄子》志怪
2)夷竖(人名)《列子•汤问》 大禹治水时期志怪集
3)虞初《西京赋》张衡
4)稗官
八。小说起源
1)神话传说
2)地理博物
3)宗教迷信
4)历史遗闻野史
5)人物遗事
1、由《三国演义》开创的历史演义小说有三方面,为后代的
1)以史书编年体为结构,全书的基本框架,辅之以列传,纪事本末体
2/26
2)七实三虚的取裁原则
3)有鲜明的倾向性,无论是态度、立场、评论,作家都直接进行评判
2、《水浒传》英雄传奇
1)有一定的历史背景,但真实程度不用十分在意
2)集中刻画几个人物,或者是历史的或者是虚构的
3)主要人物行为都是超凡的,他们的行为活动带有历险性质
4)整个故事情节带有戏剧性,重巧合,节奏快
3、《西游记》神魔小说
1)有一定的宗教色彩,但不用十分认真
2)神魔皆有人性,遵循着人的行为方式做事
3)神魔世界以人类社会为样板进行虚构
4)它也有鲜明的是非褒贬倾向
4、《金瓶梅》世态人情
1)作家把目光投射到现实生活
2)以家庭生活为描写对象,男女恋情与婚姻生活为叙事焦点
3)以写实手法刻画人物,人物的感情世界成为描写表现的重点
5、为什么没有《金瓶梅》就没有《红楼梦》?
《金瓶梅》开创了一条新的创作道路,建立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创作模式,《红楼梦》在《金瓶梅》的创作的艺术经验历史上,达到了中国小说历史的巅峰
6、《聊斋志异》拟晋唐狐鬼花妖类
7、《儒林外史》讽刺小说
常识性问题(故事源流、作者、版本)
《三国演义》
一、作者:罗贯中(1300年~1400年)名本,号湖海散人,明代通俗小说家,籍贯两种说法1)太原(今山西)2)钱塘(浙江杭州)
二、作品:《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和戏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三、《三国演义》是《三国志演义》的简称,《三国志》是西晋时代的史学家陈寿编著的一部正史。由《魏书》《署书》《吴书》组成,被前人列为“二十四史"之一,至于“演义"二字所构成的词汇,则从《三国志演义》开始演化为中国史上的专门术语:历史演义小说.《三国志演义》因之成为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体和代表作.
四、一字之差看三国——--——-----——--从嘉靖本和毛本对读中看《三国》的艺术传承
嘉靖本(..卷)1522:
毛本(.。回):毛纶、毛宗岗(清朝父子)评改本
何为一字之差?
两个书名1)《三国志通俗演义》原创本
2)《三国志演义》------—《三国演义》
2、三组人名 1)陈寿 西晋《三国志》
2)罗贯中 明朝 小说写定者作者
3)毛纶 评改者
五、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三国志》 陈裴松之(南朝、宋)史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罗贯中 小说
《三国演义》毛纶ﻫ
3/26
《水浒传》怒书
作者:施耐庵(1296~1370年)在钱塘江(今浙江杭州)做过两年官,与当道不合,,弃官回乡,从事著作。
作品:《水浒传》,明代长篇小说,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 长篇小说,并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在民间口头传说,艺人讲说演唱的基础上,有 文人加工编撰而成。
版本
客与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评忠义水浒传》
贯华堂本《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
四、《水浒传》寓意
1、三重海盗 海:教
2、官通民反
五、《水浒传》与封建文化
1、与政治文化内涵 宋江
《西游记》悟书
生子当如孙仲谋-——-—--—---—-曹操
交友当交鲁达-——---—------———鲁智深
信心要学唐僧--—-—------—---—毛泽东
读书要读四大名著—---——----毛泽东
一、作者:吴承恩(约1500年~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
二、作品《西游记》
1、故事源流
1)玄奘(公元602年~公元664年)西行天竺(今印度)取经事迹
奘:庄严广大
唐代--——-弟子-—-—-—辩机--—-—-《大唐西域记》
--其他两弟子--——-—-—--——《大唐打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南宋—-话本--—---—《取经诗话》 孙悟空
元末明初-----《西游记》杂剧猪八戒
德-—--唐僧智——---孙悟空 体-—--—白龙马美-——-猪八戒 劳-—-——沙僧
2、版本:世德堂(最早的、流行的)
3、作者:孤证
丘处机-----——全真教—-——---南宋
《西游证道书》
三、叙事结构
两个故事(孙悟空贯穿)-—-—-———-——-------—---孙悟空英雄史
大闹天宫(第一回—---—第七回)
唐僧出身(第八回—----第十二回)
取经 (第十三回——-—-———第一百回)
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俺把你哄了)
5/26
几种阐释:1)“心学”象征体系
诸子、经学、玄学、佛学、理学(五阳明、朱熹)、心学(庄子、禅宗)
“心猿意马”佛教用语,放心,收心(三教会)
2)宣道说:炼丹(道)
3)游戏趣味说:具有通俗气味娱乐的小说
游戏:鲁迅
趣味:胡适
4)反映现实说
5)人生的书
4、意义结构
1)社会意义:批判世态
神魔皆是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鲁迅
2)象征意义:坐实、真经(真理)、正果-—---—理想
四、人物形象类型
1、斗战胜佛---—--—-----孙悟空
人生历程 英雄奋斗史
自在不成人
1)出世:天地孕育灵猴
2)追求:空间局限(学道)
时间(死亡)
3)抗争:名誉、地位、权利
4)失败
(二)成人不自在
1)西行(妖精、菩萨总在一念)
2、阅读的难题——-------——-沙僧
《金瓶梅》哀书,禁毁,淫书之最,封闭、恶意、粉饰、溢美
一、作者:文坛怪杰、兰陵笑笑生:山东泽县(武县)
1)王世贞 2)李开光3)贾三近4)屠隆
二、版本:1)词话本
2)崇祯本
3)张评本第一奇书第一奇书本
三、情节框架:共一百回,79回西门庆死,后二十一回西门庆妻妾流亡
四、价值
1)《金瓶梅》是第一部把琐碎平凡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事景生活作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小说借助日常生活展示人生,探究人性为小说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完成了一次小说与生活关系的革命。
(著此一家,骂尽诸色,官场、商场、风月场)
2)《金瓶梅》第一次把普通人也就是世俗男女事景、角色作为长篇剧著的主要人物,由此书开始摘掉了长篇小说的圣洁光环,使长篇小说表现的领域不再是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神仙道佛的天下,而是出现了一般人熟悉的中下层普通人事景物。
3)《金瓶梅》是第一部把丑作为主要审美对象的长篇小说,不自觉的把生活丑变成艺术美,尽管是不完善不成熟的,这是中国小说艺术史审美情趣的一大创造。
5/26
4)《金瓶梅》第一次重视细节描写,并主要借助细节描写完成人物性格塑造,为《红楼梦》提供了很多记法,《红楼梦》甚至对《金瓶梅》有模仿的痕迹,所以《金瓶梅》对后世小说艺术影响极大。
5)《金瓶梅》还是第一部由一位作家独立完成的长篇小说,彻底结束了长篇小说与戏剧文学、口头文学、民间文学的继承关系,对长篇小说的主题思想和艺术风格个性化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和制约性。
6)《金瓶梅》是罕见的日常用语的宝库,包括当时的官话、口语、谚语、歇后语,小说中随处可见,显示了小说中语言艺术的极高成就。
五、张竹坡评价《金瓶梅》中的人物
西门庆-—---——-混账恶人 吴月娘-—---奸险好人 李娇儿----—死人(妓女出身)
孟玉楼-—-—--—-乖人(薛宝钗)孙雪娥---—-蠢人 潘金莲—-———不是人(王熙凤)
李瓶儿—---—--—痴人(尤二姐) 庞春梅—-——-狂人(丫头)
六、对前面四大奇书作论述总结
谈长篇小说由世代累积到文人独创的艺术规律?
答:长篇小说是在短篇小说发展基础上实现的,这是中国小说艺术发展上规律的必然结果,通过对作品的具体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早期短篇小说的形成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素材积累的过程,换句话说,它虽然最终完成于某位作家之手,实际上是几代人参与创作的结果,例如《三忆,如“傀儡戏”、“刘备乘马渡檀溪",宋元时期说书影戏及其他说唱表演艺术都竞相以三国故事为题材,出现了著名的说三分的说书艺人,元杂剧中也有相当数量的三国戏,因此在长期题材积累过程中使三国故事情节更加丰富,人物变得更加生动,一部能深刻反映三国历史的长篇案头文学作品的产生才能成为必然之势。《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踩着前人厚实的肩膀为社会贡献出一部不朽的文学著作。《水浒传》和《西游记》的成书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时代积累的过程,这也是长篇小说创作初期的艺术规律,当长篇小说发展到一定阶段,这条规律被打破了,随着小说艺术进一步发展,小说家认识生活,把握材料,构织故事的能力也大大加强了,有些作家就不再做单纯的连缀材料或增删修补的工作。而是直接从生活的纷繁现象中去捕捉主题靠自己的能力去创造一副生活的长卷。《金瓶梅》就是此类长篇小说的开山之作,它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的不同在于它的故事主题人物都是全新的,是前代没有的,从创作方法的角度看《金瓶梅》,出现的真实意义在于它宣告了完全虚构,想象的创作方法在长篇章回小说领域的诞生,《金瓶梅》之后传统的写作手法都被打破了,这标志着中国小说进入到了新的美学历程。
七、性别视角与女性形象 始于西方女权运动
《三国演义》貂蝉、小乔、大乔、孙尚香、太后、黄氏(工具)
《水浒传》(祸水)木偶—---——-扈三娘
《西游记》妖精
《金瓶梅》性妒
《平山冷艳》《玉娇梨》《林兰香》《镜花水月》
美女、贞女、才女《镜花水月》
《红楼梦》
一、作者:曹雪芹(公元1715~公元1763年),清代,是举世公认最伟大的中国文学家之一,他出生于曹氏家族衰落的前夕
6/26
二、作品:《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的说法,是一部以个人和家族的历史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共120回,前80是曹雪芹作,后40回由高鹗续成。小说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着重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并全面的描写了封建社会末期的人性世态以及种种不可调和的矛盾,对封建社会制度有着深刻的批判意义。
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手法都被打破了——-———-——-鲁迅
三、名词解释
红学:根据周汝昌的话说“红学”是专门研究《红楼梦》的学问,是21世纪显著的艺术显学。“红学”分为红内学和红外学,红内学是关于小说文本的解读,而红内学包括曹学、脂学、版本学、探佚学。
四、曹雪芹的家世与生平
曹锡远(王祖)
曹振彦(高祖)
曹宝 曹莹 曹尔正
曹寅曹兆页 曹宜
曹颙
君子之泽,王世而斩---——————---孟子
五、身世种种
14岁 两个徒弟 郭敏 郭诚
日望西山餐暮霞举家食粥酒常赊
六、版本
1、抄本全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本系统中全名《石头记》
1)甲戌本
2)庚辰本
2、刻本
1)程伟元发行程高本
2)1791年高鹗续写--—---断臂维纳斯
3)1792年程甲本
问题:《红楼梦》的系统是?刻的,叫什么名字?-———程高本
七、“脂砚斋"何许人?
八、《红楼梦》的文化意蕴?
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到缠绵,革命家看到排满,流言家看到宫闱密室。
九、《红楼梦》的创作性质
1、不是政治小说
索隐派代表:蔡元培
2、不是爱情小说
3、不是人情小说(世态炎凉)
4、不是自传小说
十、《红楼梦》的基本故事
1、前五回:引子女娲娘娘炼石补天炼成顽石36501块,却只用了36500块,剩下一块弃在青埂峰下…
7/26
佛、道、儒
人清巷---——人情 十里街-———-势力 封肃----—风俗
贾雨村 正邪两副之人(说宝玉)
娇杏-—-甄家婢女---贾雨村之妻
黛玉之诗贾雨村 冷子兴贾宝玉(神瑛侍者、降珠仙子)
一代不如一代 四春:元迎探惜异样孩子:贾宝玉 正邪两负之人
黛玉进贾府,见了祖母、大舅母、二舅母等人,也见了那块石头化身、,林黛玉只得常住荣府,一种寄人篱下的凄凉之感笼罩着她。
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的妹妹薛姨妈,带着女儿薛宝钗进京住了贾家 冷香丸
虚写 贾宝玉游太虚幻境
50%真60%善 70%美—-----————冰心
2、三组主题曲
1)好了歌(功名、金银、娇妻、儿孙)及甄士隐注
2)四回护管符 贾史王薛(假血往事)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3)十四首判词 千红一窟(哭)万艳同杯(悲)------——贾宝玉喝茶
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
3、七组大事件
1)秦可卿(贾蓉之妻)死后被封为“龙禁尉”
鲜艳妩媚—--薛宝钗风流袅娜-—-—林黛玉 兼美
宁国府—-—贾珍(族长)与宝玉一辈 贾蓉之妻(长子)宝玉吐血全族皆罕
尤氏---冷漠 贾珍异常 情之变态----情可轻|情
内囊尽上了,宁国府衰危征兆
2)贾元春(贾政长女)被册封为妃,皇帝恩准探家,荣国府为了迎接这次大典,盖大观园 盛极必衰 荣国府衰
3)贾宝玉挨打 后继无人
4)贾探春理家 三套马车李纨萍儿
5)抄捡大观园元迎探惜琴棋书画 司棋入画
6)黛玉与钗嫁 宝玉爱的悲剧结束诉肺腑-—--—-心心相印,爱情消去,没有婚姻的爱情,没有足够爱情的婚姻
7)查抄宁荣府
十一、悲剧意义
社会意义 石头、五彩补天、红尘历练 王熙凤末事返写
人生意义 宝玉多所爱者,多大苦恼—--——-——-—鲁迅
生命意义(三组主题曲)
三重悲剧怒书-——-《三国演义》 悼—-—-《红楼梦》
贵族之家陈世人生,生命之美,做了一个挽歌
十二、作业
《红楼梦》中有多少梦,几回
花的文化
诗词多少,几回
服饰、建筑
茶酒文化
一个是阆苑仙境,一个是美玉无瑕—--——-—----———--—《枉凝眉》
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神仙的园林,仙花
9/26
美玉无瑕:贾宝玉 葩:海棠,史湘云 美玉无瑕:妙玉
秦可卿药方之谜:
《聊斋志异》志怪
作者:蒲松龄(1640~1715年),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淄博 市)蒲家庄人,出生于一个明末清初渐趋败落的地主家庭,父亲:蒲槃,蒲松龄一生与 科第无缘,从19岁到31岁间从未放弃科试举业,但屡试屡败,被称为“岁贡生”,妻子:刘氏
1、家徒四壁妇愁贫
2、40岁1679年康熙18年生活境遇改变毕际有聘请蒲松龄到家里做先生(坐馆教书),呆了30年,70岁离开他家,这一形式叫“坐馆"
3、辛酸科举路漫漫
共考10次,济南府乡试举人
“半倔犟老兵,萧条无成,熬场半生”
4、穷书生写聊斋 1679 《叶生》《聊斋志志》
惊霜寒雀,抢树无温,吊月秋虫,偎栏自热—-———-《聊斋自志》
版本
乾隆1735年,乾隆31年间,1766年由书商出版,青柯亭本(16卷本)
稿本(手稿)
抄本
3)刻本 三会本 张友鹤会评注校
《聊斋志异》点评家:冯镇峦、但明伦
三、为什么说《聊斋志异》“一书兼二体”?
答:《聊斋志异》总共近500篇,在体式、题材、写法、风格多种多样,思想和艺术境界也是不平衡的,就文体上来说,其中有简约技术,奇闻异事,如同六朝志怪小说的短章,也有故事委婉,记叙曲折,如同唐人传奇的篇章,因此清代学者纪昀(纪晓岚)称《聊斋》“一书兼二体”,鲁迅也称之为“拟晋唐小说”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具体而言,《聊斋志异》中如《种梨》《骂鸭》《尸变》短篇等情节简单,类似粗陈梗概的六朝志怪小说,但是如《婴宁》《公孙九娘》《黄莺》《聂小倩》作者虚构的这些篇章,基本上是由作者虚构的狐鬼花妖类的故事,类似于叙事婉转的传奇类小说,后者代表了《聊斋》的主要文学成就,却也是被纪昀批评了一把,“一书兼二体"体现了《聊斋》出于六朝志怪兼唐人传奇却又胜于这两体的艺术创作特征。
四、《聊斋志异》的基本故事类型
1、书生1)相貌:美、仪容2)性情:痴、狂3)才华痴嘉平公子温姬
可浪(恨) 生江(姜) 花淑(椒) 何事可漫
4)境遇爱
书生的脱贫方式1)赶考得中《娇娜》《阿宝》
2)成仙
3)积差成德八大王
4)天上掉馅饼
科场与情场《叶生》《王子安》(囚犯乞丐)
2、女子:风华绝代、笑容可掬(婴宁)、勤劳善良、知书达理、善解人意、慰藉、可爱
10/26
五、《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给书生写的白日梦—--—-—-梦是一切愿望达成
六、美学的奇迹
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寨,狐鬼文化,异域界的狐鬼人情人性
作业:列表写人鬼恋,人狐恋(孤男孤女)
《儒林外史》
一、作者:吴敬梓(1701~1754年),清代,字敏轩,号粒民,晚年自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20岁考中秀才,40岁左右写作《儒林外史》,用了近10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晚年生活窘迫,最后因穷困潦倒,病死在扬州
书斋名为:文木山房
二、作品:《文木山房集》
《儒林外史》共50回,现存最早的卧闲草堂刻本,共56回,末回乃后人伪作
科举家声从来美
乡里传为子弟戒 13丧母 23丧父33搬家到南京,卖文为生
文章大好人大怪
人生只合扬州死
童生(乡):60岁老人没考中状元称作童生
秀才(县府道)举人(省) 进士(会试,国家,子午,卯,)殿试(皇帝)
三、吴敬梓、曹雪芹的比较(大体相似的经历)
答:1)相同之处:生于繁华,终于沦落,因为吴敬梓和曹雪芹有着大体相似的生活经历,性格特征,最终都死于穷困潦倒之中
不同之处:吴敬梓家族逐渐沦落
曹雪芹家族迅速沦落
2.)两部小说,伟大名著
两个人都不约而同的用白话小说的形式把自己大半生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或直接或间接的写了出来,留下了两部影响深远的伟大作品,就是《儒林外史》和《红楼梦》,这个为他们留下了不朽的名声。
五、版本:卧闲草堂本 闲斋老人
六、论述:《儒林外史》读者少的原因分析?12分
答:1)《儒林外史》对传统的几部小说《三》《水浒传》《红楼梦》进行了全方位的挑战,因为中国传统的小说以情节曲折离奇见常,从神话、志怪到传奇话本一脉相承,追求离奇的情节的作品,培养了嗜好离奇情节的读者,读者的嗜好又制约着小说的创作,使读者不敢轻易离开对于曲折情节的追求与创作,即使《金瓶梅》《红楼梦》更多的关注人物的命运,但也是以悬念揪住了读者的心,但是《儒林外史》这本书没有贯穿全书的主人公,作品关注的是知识分子的整体命运,个人的命运被充分淡化了,所以作家其实是在向传统的多数的审美习惯挑战。
2)《儒林外史》写的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而且作者有意回避了爱情,书中没有爱情的位置,这也是《儒林外史》读者少的原因之一,与《红楼梦》等写婚姻爱情不同,《儒林外史》也写了很多婚姻,但没有一个是带有浪漫色彩的爱情故事,《儒林外史》不美满的婚姻都不是因为家长的包办也没有外遇,,《儒林外史》失去了一种吸引读者的最传统的武器,它完全靠对世态的讽刺和思想的深刻吸引读者,这使《儒林外史》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因此在百姓当中影响比《三》《红楼梦》少很多,但是情节的离奇总是要以真实性的损失为代价,所以《儒林外史》在损失悬念的同时更加逼近了生活,尤其是真实的性格.
10/26
七、 伟大也要有人懂—-—----鲁迅
其书的功名富贵为一书之骨,有心艳功名富贵而骄傲人者,有假托无意功名富贵自以为高,被人看破耻笑者,终乃以辞却功名富贵,品地最上一层为中流砥柱—----
《儒林外史》序·闲斋者
虽之长篇,颇同短制
八、1、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图谱(1~37回) 王冕(元末)--—文人出处————一代文人有厄
二进-—-周进:前拒后恭 媚人下人:梅玖(2回)
范进
呆
秀才
吃长 斋
胡须满腮
经 书 不揭自开
纸 墨 自 己安 排
明 年 不请 我 自 来
范进遇二严:严贡生(哥哥)严监生(弟弟,世界第五大吝啬鬼)
张敬斋:乡绅“猪事件”
扬长而去:严贡生、船夫、鲁智深
二王:王仁、王德 妾扶正:严监生 妻死后厚葬,一口气咽不下去
匡超人:5回马二先生:8回潘三:枪手
纯朴小青年---—-吹牛撒谎--———-衣冠禽兽 杜慎卿-——风流才子、出口成章
九、理想人格的探寻
杜慎卿-——传统儒家—-—--名士风度(六朝)——-有吴敬梓的影子
四大奇人
金陵四大寡人
评价:无—-—-贬词而情伪毕露-—-——-鲁迅人性、人情揭露
一类文字读了像茶使人清醒,一类文字读了像酒使人着迷
戏曲与戏剧
一、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二、俳优伶倡
俳:杂耍、诙谐、幽默、搞笑的
优:玩笑、滑稽、说、演员
伶:音乐、舞蹈
倡:文
三、代言体与叙事体:叙事人站在故事之处讲述故事,即使是亲身经历的故事,也是在故事发生之后的回忆叙说,当他回忆故事时已经不是当事人而是叙回忆人--—-叙事体,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模拟扮演故中的人物让观众亲眼目睹故事的进展和人物的活动-—-—-代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