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文物研学手册.doc

格式:doc   大小:2,558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文物研学手册.doc

上传人:文艺人生 2022/10/2 文件大小:2.50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文物研学手册.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该【文物研学手册 】是由【文艺人生】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文物研学手册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文物研学手册
2
目录

“走近文物触摸历史济水探源”研学之旅课程方案(摘要)
3.“文物研学”安全小贴士
4.“文物研学”文明小贴士
5.“文物研学”致家长的一封信
6.“文物研学”优秀诗文
7.“让文物活起来”研学小问题---济渎庙篇
8.“让文物活起来”研学小问题---延庆寺篇
9.“让文物活起来”研学小问题---奉仙观篇




3
自然和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美之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研学线路
西关学校---济渎庙---珍珠泉---延庆寺---龙潭泉----奉仙观---西关学校
三、适用学段
小学四五六年级
四、课程主题
走近文物触摸历史济水探源
五、课程内容及实施
本研学旅行课程实施共分三个阶段,分别是:第一阶段10月1日—10月12日,为行前准备阶段,3课时;第二阶段10月13日一天,为行中研学阶段,12课时;第三阶段10月14日—10月20日,为行后展学阶段,4课时。整个课程共19课时。
第一阶段:行前准备,在老师指导下搜集和研学活动有关的资料
1、搜集有关“济水初源”“济水三隐三现”“济水流经城市”等相关资料,初步了解济水之源相关知识;
2、搜集有关济渎庙、延庆寺、奉仙观等内部建筑相关资料,了解三处文物的建筑特色;
3、搜集有关“济水”的诗词,并能熟练背诵;
4、搜集“四令堂”“陈母教子”“点石成金”等故事,并能相互讲解;
5、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搜集、掌握外出活动的安全、急救等必备知识和文明参观知识。
4
第二阶段:行中研学,在研学辅导员指导下实地观察,互动学习
研学时间
研学地点
研学内容
负责人
7:00-7:15
校园
启动仪式、明确主题、文明安全讲解
张化芬
8:15-8:25
清源门甬道
观看文物版面
班主任、家长
8:25-8:40
清源门前
整队、集体诵读《愚公移山》
赵彦辉、翟伟宁
8:40-9:00
清源门前
看大戏
班主任、家长
9:00-9:30
清源门前
济源市文物研学旅行启动仪式
文物局
9:30-9:40
大明造旨碑
大明诏旨碑的内容介绍、互动交流
9:40-10:10
大明造旨碑南方台
拓片讲解、拓片制作体验、拓片成果分享
10:10-10:30
清源门后面东侧方台
斗拱搭建讲解、斗拱搭建体验、斗拱搭建成果分享
10:30-10:45
将军柏
将军柏典故介绍、观察拍照、诵读古诗、交流互动
10:45-11:00
长生阁
“天下第一洞天”石匾介绍、长生阁典故介绍、观察柏树形状、寻找何首乌、拍照记录
11:00-11:20
小北海
小北海介绍、济水探源、互动交流、诵读诗歌、拍照记录
11:20-11:35
龙亭
龙亭介绍、诵诗、听王屋琴书
11:35-11:50
龙亭北侧
观看剪纸、纺花艺术,动手参与、互动交流、成果分享
5
14:00-14:40
延庆寺
龙潭塔介绍、济源县史介绍、听故事、观寺塔
14:40-15:00
龙潭泉
济水西源介绍、观看拍照、诵诗
15:40-16:40
奉仙观
奉仙观建造历史背景介绍、“太上老君石碑”内容介绍、“点石成金”故事、观察“三清大殿”“三绝”、互动交流
第三阶段:行后展学,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研学成果展示与评价
,从行前备学、研学纪律、文明行为、徒步磨砺、诵读展示、研学手册、研学小报、研学摄影、研学征文、班会分享等10项内容对学生的研学旅行活动进行评价。
:
(1)研学摄影展示:研学旅行中,学生随手拍的外景在研学之后进行展示,让学生自发进行投票,选出一、二、三等奖,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2)研学小报分享:在摄影比赛结束之后,制作主题手抄报,结合本次研学旅行活动专题,对获奖作品进行为期一周的展示分享。
(3)研学征文比赛:研学归来,学生书写研学感受。学校举行征文评比,设一、二、三等奖。
(4)研学主题班会,学生分享研学心得
研学之后,在各班班主任的辅助下,由班长组织,开展“我爱文物—济水之源”主题班会。分享研学心得,互相学习。
“文物研学”安全小贴士
6
本次研学旅行为徒步游,在研学过程中,学生需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1)所有学生研学时要穿校服、佩戴红领巾和小红帽,便于识别学生身份;
(2)穿便于行走的运动鞋,系紧鞋带,背好研学小背包,参观浏览时注意脚下,小心滑倒、绊倒;
(1)行进途中,如果身体不适,则必须报告给班主任老师,班主任老师与家长联系后,做好安排;
(2)如果在研学旅行途中发生意外,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求助,如打110,120等。
(3)行进过程中,要保持队伍秩序,保证队伍纪律,不得追逐打闹,注意行进安全。
(4)同学们在旅行途中要保证不脱离队伍,维持可互相看见的原则。如若迷途,则要求先镇定精神,拨打老师电话,告知情况,然后停留在原地,不要再乱走不得随便购买路边的问题食品、饮料等。
(5)所有同学要按照指定时间准时集合,在研学旅行过程中不得擅自离队,一切行动听指挥,如有紧急事情,需要向跟班老师报告,得到允许后方可离去。
(6)在参观济渎池、龙潭泉时,不要靠近池水,切忌往池水中扔东西,避免掉进水中。
“文物研学”文明小贴士
7
(1)维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乱扔废弃物;
(2)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自觉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
(3)在寺庙内,保持安静,避免高谈阔论,避免嬉笑打闹;
(4)保护文物古迹。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不攀爬触摸文物,拍照摄像遵守规定;
(5)爱惜公共设施,不损坏公用设施;
(6)文明用餐,用餐时不贪占小便宜,不浪费,节约用水;
(6)讲究以礼待人。衣着整洁得体,礼让老幼病残,不讲粗话、脏话。
“文物研学”致家长的一封信
8
尊敬的家长:
您好!
非常感谢您支持孩子参加此次济源市西关学校组织的“我爱文物”研学旅行活动。此次研学旅行活动是集参观性、参与性、体验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校外学习教育方式,是帮助孩子学会求知、学会共处、学习探究、学会发展、学会改变的育人之举。一次有意义的研学旅行活动,往往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成为孩子一生难忘的记忆。
本次出行,是一次徙步旅行,我们为孩子提供了旅行小背包、小红帽,但还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家长们配合:
,可提前给孩子准备好口罩;
,只需带一瓶水,禁止带零食、饮料和玩具;
,准备好红领巾;
,不适合出行,请一定要提前告知班主任;
,穿好厚衣服,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笔、相机等学习工具;
:50到教室集合,7:00在校园集合,准备启程;
,便于下午接孩子回家;
我们郑重承诺,一定在保障孩子们身心健康的前提下,让孩子在快乐的研学旅行过程中,获得知识,增长见识!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配合!
家长签字:学生签字:
“文物研学”优秀诗文
一、愚公移山(在启动仪式前8个班齐诵)
9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kuí)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jīběn)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shuāng)妻有遗男,始龀(chèn),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kuì)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二、赞美将军柏:"满地风霜空凛凛,凌云节操愈苍苍"。
三、《济源颂》(小北海处)
济源颂萍子
济源有两座山:
太行山,王屋山。
峥嵘巍峨,深邃幽静,
超凡脱俗,立地顶天。
大山的怀抱里住着愚公,
住着卢仝,住着荆浩,
住着勤劳智慧的人民,
住着天上人间的神仙。
这是两座虚怀若谷的山,
曾经为一位老人的梦想让步;
这是两座神圣慈悲的山,
千百年来,悉心守护着
一方清净,一方平安。
 
济源有两条河。
济水——清流澹澹,百折入海,
至今仍在典籍中波涌浪卷。
黄河——在这里铺展开百里锦绣,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