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加坡促进中小学生体育运动的举措及启示
摘要:新加坡政府及学校促进中小学生体育运动的一些重要举措:全面实施科学的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A),特别是各种体育锻炼类项目;建立和实施公平透明的学生体育运动测评体系。这些措施有效地贯彻了新加坡政府的全人教育理念,对我国教育,特别是中小学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新加坡 A
新加坡是亚洲一个小方公里,人口550多万。但其发展速度和质量却令世界羡慕,成为各国学习的典范。这同新加坡重视教育有很大关系。新加坡每年投入教育的财政经费占其财政总收入很大的比重,数倍于我国的教育经费投入。新加坡的教育特别注重全人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一特点充分体现在新加坡政府促进学生体育运动的系列举措之中。本文根据作者孩子留学新加坡的经历,从三个方面介绍了这些举措,希望对我国的教育,特别是中小学体育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一、实施科学的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新加坡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指出,体育课程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运动和比赛技能,使他们具备追求和享受体育活动和健康生活的知识、技能和意识”。体育教学的目标包括:让学生理解、完成和享受不同的体育活动;让学生通过定时参与体育活动保持健康;让学生通过对自身身体状况的了解和控制,展示积极的自尊感;培养和应用体育思维能力;培养公平意识、团队观念和运动精神;掌握运动安全知识等[1]。因此,新加坡体育教学除了注重技能教学外,也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体育素养。
新加坡学校体育教学严格做到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表1是小学到大学前(包括初级学院、理工学院等,大致处于我国高中阶段)学校体育课程学年计划范例。根据教学计划,新加坡小学1~4学年每周3课时体育课,5~6学年每周2课时体育课,初中每周2课时体育课,高中每周3课时体育课(1课时=35分钟)。
上表显示,新加坡中小学体育课程比重最大的是球类,比例从小三的40%增加到大学前(高中)的65%;学校体操从小一开设坚持到中二,比例从40%递减至15%;保健从小三开设到大学前,比例从5%递增到30%。舞蹈虽然比例不高,但每个阶段都有,课程比例占5%左右。田径课程从小学高年级开设到整个初中阶段为止,平均比例为18%左右。大纲规定,游泳课程可以一直开设(应该与新加坡常年高气温有关),课程比例可以占20~30%。根据大纲,如果开设游泳课程,学校可以对其他体育课程比例做相应调整。
二、扎实的课外体育锻炼活动
新加坡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完备、多元而扎实的课外活动(Co-CurricularActivities,A)。严格来讲,A与我们平时理解的课外活动有区别。这一点从对应的英文用语可以看出。我们的课外活动一般用Extra-curricular一词表示。两词的差别是前缀:Co-与Extra。前者表示
“共同的”意思,后者表示“额外的”意思。因此,新加坡的课外活动与我国的课外活动的地位是有区别的,前者与其他课程活动具有同等地位,而在我国,现实中后者地位一般低于其他课程的地位。
A主要包括:(1)体育活动,锻炼学生的身?w,培养健康活力、公平竞争和团队精神;(2)表演艺术活动(如合唱团、舞蹈队、乐团等),培养学生优雅品味以及对多元种族社会文化欣赏力和包容精神;(3)制服团体活动(如男